在日常生活中,对着别人“挤眉弄眼”、“龇牙咧嘴”往往被视作不礼貌的表现。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有如此夸张的表情却“情非得已”,这是由于患上了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面肌痉挛。
天气骤变,病情易复发或加重,毁的不止颜值,终可严重影响生活!
面肌痉挛又常被称为“面部抽搐”,临床表现是以单侧面部的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等,即患者可表现出“挤眉弄眼”、“龇牙咧嘴”等怪异的表情,故而大家也常通俗地称呼这种疾病为“面抽”。
当前,临床根据病因将将面肌痉挛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等两种。凡在大脑皮层到面神经分支末梢的整个通道中,任何压迫刺激性病变均可诱发面肌痉挛。目前已知80-90%的面肌痉挛发作均与血管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是患者脑桥小脑角面部神经根受到责任血管的“欺压”,这些血管多为扩张、延长、迂曲、硬化的椎-基底动脉系血管;同时,若病人桥小脑角区因为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干病变及骨性病变等,也可酿成面肌痉挛。凡查不出诱因者,统称为特发性痉挛,约占发病总数的2/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好发于中年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周围神经疾病,根据《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亦有少数面肌痉挛患者的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后累及眼睑及额肌。这种不自主痉挛,自己不能控制,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