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都市病”日益成为大家的重要话题,失眠就是其中一个。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升学、求职、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让都市人无法逃离失眠的“魔爪”。
到底失眠有多可怕?怎样才称为医学上的失眠?什么程度的失眠要就医?
关键看有无日间功能紊乱
失眠,通常指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但是,并非所有对睡眠时间、质量不满足的人,都算是失眠。在医学上,失眠有以下几个概念:
1.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周有3天,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夜间睡眠时间少于6.5小时,或夜间醒来超过2次,浅睡多梦。
3.关键:隔天起床后,有无日间功能紊乱,比如记忆力差、焦虑等等。
前两点提供参考价值,关键的是有无日间功能紊乱,“如果没有,可以在家里自我调节;若出现功能性的紊乱,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失眠的人群当中,50%的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等;25%是受躯体疾病影响,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10%是原发性的睡眠障碍,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单纯的失眠,即原发性失眠,只占15%。
所以,单纯性失眠的仅有15%,大部分的失眠并不是单纯的“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引起的。“出现失眠情况超过6个月以上人群,要到专门的睡眠中心、睡眠科或睡眠障碍门诊就诊”,潘集阳,这些非单纯性失眠难以自我调节,需要寻求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