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虽然不像甲状腺腺瘤那样常见,但也是超声体检时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之一,当瘤体增大后可以产生占位性症状,必要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通常把直径5~6cm以上的海绵状血管瘤称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以下情形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有必要进行治疗:
(1)肿瘤发展快、有症状或患者深切焦虑;
(2)肿瘤挤压正常肝脏组织,引发梗阻性黄疸,损害肝功能;
(3)肿瘤邻近肝门部大血管,继续增大将会紧贴或包绕大血管,增加未来手术的难度与风险;
(4)童和孕妇的LCH具有易破裂倾向。
自从2007年将微波消融技术成功用于微创化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以来,笔者不断总结经验,构建规范化的治疗流程与技术环节,迄今通过多中心研究已为200余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取得、满意的。于此同时,笔者也经常遇见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与肝海绵状血管瘤共生的病例,不少患者对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的微波或射频微创消融治疗抱有极大的兴趣,希望不开刀就能把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全部治疗好。
以往,我们曾经对这样的患者采取逐个脏器肿瘤的微波消融,把分属不同学科、专业、器官的疾病分次解决。但是,随着微创技术和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提升,部分患者出于工作时间紧张、路途遥远、经济花销等多层级、多方面的考虑提出更高的希望,即希望能够通过一次入院治疗将几方面的疾病一次性加以。鉴于这种新型的临床需求,我们曾经对同处于颈部的颌下腺肿瘤与甲状腺肿瘤采取同期微波消融治疗的方案,取得了圆满成功,将原本分属于口腔科和甲状腺外科的两个疾病采用一次性微波消融治疗,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治率,降低了患者创伤,优化了患者的医疗花费。有了这样的经验基础,我们尝试将患者的甲状腺肿瘤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同期一次性微波消融。
然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微波消融治疗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条件下实施的,甲状腺肿瘤微波消融则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微波治疗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镇痛、镇静环境,否则因为微波剧烈的热刺激会使患者疼痛难忍,腹压增加,身体扭动,这些均会增加血管瘤破裂出血的风险,因此应该使用全麻方式。然而,全麻插管方式却不适合甲状腺微波消融,气管插管不仅妨碍术者的操作,全麻时患者不能发声,不利于术者随时判断患者是否声音嘶哑。
因此,在消融先后顺序上应先行局麻下的甲状腺消融,后行全麻下的肝血管瘤消融。但是必须考虑到甲状腺微波消融一结束马上就要进行全麻气管插管,是否会受到影响?结果表明,甲状腺微波消融后气管完全未受影响,气管插管同常,肝血管瘤按计划顺利完全消融。甲状腺肿瘤消融耗时6分钟,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消融35分钟。消融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恢复迅速,治疗后仅2天即已出院。定期随访证实,甲状腺腺瘤消融区与肝海绵状血管瘤消融区吸收良好,缩小明显。患者的思想包袱卸除,原有的一些症状完全缓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