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附大强直医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不止能运动,更是在护脊柱【八月排名】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运动是维持脊柱活动度、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但选择运动方式时需兼顾“护关节”与“强功能”——游泳及水中运动恰好契合这一需求。不同于陆地运动可能对脊柱、关节造成的冲击,水中环境能为患者提供温和的运动场景,在减轻关节负担的同时,帮助维持甚至改善脊柱与关节功能,成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期的理想运动选择。

一、游泳适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核心原因:减负荷、护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与骶髂关节长期受炎症影响,关节稳定性下降、活动度逐渐受限,若选择跑步、跳跃等陆地运动,身体重量会直接作用于脊柱和关节,可能加重疼痛或加速关节损伤。而游泳时,水的浮力能抵消大部分身体重量,使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等关键部位处于“无负重”或“低负重”状态,避免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对病变关节造成额外负担。这种“减负”特性,让患者即使在关节不适时,也能在水中开展适度活动,无需担心加重病情。同时,水的阻力能为运动提供自然的“缓冲”,患者在划水、蹬腿过程中,肌肉需适度发力以克服阻力,既能锻炼腰背肌、核心肌群,又不会因用力过猛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劳损。腰背肌力量的增强,能更好地支撑脊柱,减少脊柱因炎症导致的不稳定,辅助维持脊柱生理曲度,延缓脊柱畸形的发生,这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长期病情管理尤为重要。

二、水中运动的具体优势:多维度助力康复

游泳及水中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益处,体现在改善功能、缓解症状、提升整体状态等多个维度。从改善脊柱活动度来看,游泳时的各种动作能针对性活动脊柱各节段:自由泳中的转体动作可轻柔拉伸胸椎、腰椎,增强脊柱旋转能力;蛙泳的抬头、划臂动作能活动颈椎与肩关节,缓解颈部僵硬;仰泳时身体保持水平,可放松腰背肌肉,同时通过腿部打水锻炼下肢力量。长期坚持,能有效延缓脊柱活动度下降的速度,避免因长期不动导致的脊柱粘连、僵硬加重。在缓解疼痛与晨僵方面,温水环境(如恒温泳池)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扩张关节周围血管,减轻炎症因子对神经的刺激,帮助缓解关节疼痛与肌肉痉挛。游泳过程中,关节在水中的适度活动能“唤醒”僵硬的关节,改善晨僵症状,让患者在运动后感觉身体更轻松、灵活。此外,水中运动还能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与整体耐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若因疼痛减少活动,可能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耐力减退,而游泳作为全身性运动,能在无负重状态下锻炼心肺,增强身体耐力,改善因疾病导致的疲劳感,让患者更有精力应对日常生活。

三、安全开展水中运动的注意事项:科学规划防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游泳及水中运动时,需结合自身病情特点做好规划,确保运动安全有效。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游泳类型与强度。优先选择自由泳、蛙泳、仰泳等动作相对舒缓、能活动全身的泳姿,避免蝶泳等对腰背力量要求过高、动作幅度过大的泳姿,防止加重脊柱负担。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初次尝试时可从短时间(如每次10-15分钟)、慢速度开始,根据身体适应情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长与强度,以运动后不出现明显疲劳、关节疼痛加重为原则。其次要注意环境与时机选择。尽量选择恒温泳池,水温以28℃左右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关节——过冷可能诱发关节痉挛,过热则可能导致体力消耗过快。避免在病情急性发作期游泳,此时关节疼痛、炎症明显,运动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在病情缓解期、疼痛不明显时开展。游泳前后的准备与放松也至关重要。游泳前需进行5-10分钟的陆地热身,如轻柔的腰部拉伸、关节环绕动作,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游泳后及时擦干身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进行简单的肌肉放松按摩,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此外,若患者存在严重脊柱畸形、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并发症,开展水中运动前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确保运动既安全又能达到辅助康复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