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强直脊柱炎患者能运动吗?选对方式很重要,这些方式可参考【成都附大强直医院】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强直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常伴随腰背痛、僵硬等症状。很多人认为患病后应减少活动,以免加重疼痛,但实际上,强直脊柱炎患者不仅能运动,还需要科学运动——选对运动方式,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而错误的运动则可能适得其反。

一、运动对强直脊柱炎患者的重要性

强直脊柱炎的一大危害是可能导致脊柱和关节强直、活动受限,而运动是对抗这种“僵硬”的重要手段。适当运动能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肌肉的支撑作用可减轻脊柱压力,缓解疼痛;同时,运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脊柱畸形,避免病情发展到后期出现弯腰、转身困难等问题。此外,运动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代谢,提升身体免疫力,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情绪。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坚持科学运动的患者,脊柱活动度下降速度明显慢于不运动的患者,生活质量也更高。

二、适合强直脊柱炎患者的运动方式

选择运动时,需遵循“低冲击、多拉伸、强核心”的原则,避免剧烈运动、负重过大或过度弯腰的动作。拉伸类运动:这类运动能有效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脊柱活动度。比如猫牛式,通过缓慢的脊柱屈伸,缓解背部僵硬;靠墙站立拉伸,背部贴墙,双手自然下垂,缓慢抬头、挺胸,感受脊柱的延展,每次保持10-15秒,重复5-8次,可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瑜伽中的一些温和体式(如婴儿式、坐姿侧伸展)也适合,但要避开过度弯腰、扭转的动作。有氧运动: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不会给关节带来过大压力。游泳是首选,尤其是自由泳、仰泳和蛙泳(需注意蛙泳蹬腿幅度不宜过大),水的浮力能减轻脊柱和关节负重,运动过程中全身关节都能得到活动。快走、慢跑(病情稳定者)、骑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3-4次即可。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腰腹部、背部的肌肉,强化核心能增强脊柱稳定性。比如平板支撑(膝盖着地的简易版),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每次坚持10-20秒,逐渐延长时间;鸟狗式,四肢支撑于地面,交替抬起对侧手臂和腿部,保持身体平衡,每组10次,能有效锻炼腰背肌肉。

三、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避开急性期:当脊柱或关节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处于急性炎症期)时,应暂停运动,以休息为主,避免加重炎症。待疼痛缓解后,再从轻微的拉伸动作开始恢复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强度和时间要逐步增加,不要急于求成。若运动后出现持续疼痛(超过1-2小时)或不适加重,说明运动过量或方式不当,需减少运动量或更换运动方式。做好热身和收尾:运动前用5-10分钟进行热身,如原地踏步、关节环绕,让身体微微发热;运动后进行10分钟的放松拉伸,帮助肌肉恢复,减少酸痛感。注意姿势正确:运动时要保持脊柱挺直,避免弯腰驼背或过度负重,比如搬运重物时,应蹲下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弯腰直接提拉。

强直脊柱炎患者的运动核心是“适度”和“科学”,只要选对方式、掌握技巧,运动就能成为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建议患者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长期坚持,才能更好地保护脊柱和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