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讯】痛风找上年轻人?【健康科普】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医院:这些坏习惯是 “始作俑者”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提到痛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但近年来,医院门诊里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痛风患者越来越常见。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中,4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已达30%以上,痛风正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背后,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推手”,若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反复遭受关节剧痛,还可能损伤肾脏。

一、高嘌呤饮食:痛风的“直接导火索”

痛风的本质是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剧烈炎症反应。而尿酸的生成与嘌呤代谢密切相关,年轻人的痛风发作,大多与“管不住嘴”有关。如今的年轻人偏爱烧烤、火锅、小龙虾等重口味食物,这些食物往往含有超高嘌呤:一串烤腰子的嘌呤含量可达200mg/100g以上,一顿火锅的嘌呤总量甚至能超过1000mg。此外,过量食用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如鱿鱼、扇贝)等,也会让体内嘌呤代谢负担骤增,导致尿酸急剧升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常把“奶茶+炸鸡”“啤酒+烤串”当作标配,高糖饮料中的果糖会促进尿酸生成,酒精则会抑制尿酸排泄,二者叠加,无异于“火上浇油”。

二、作息紊乱:打乱代谢的“隐形杀手”

熬夜已成为年轻人的常态,但长期睡眠不足会悄悄扰乱尿酸代谢。人体在夜间深度睡眠时,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功能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尿酸的分解和排出。而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使尿酸排泄效率下降;同时,熬夜时人们常伴随精神紧张,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促进尿酸生成。更危险的是,熬夜后很多人会选择“宵夜”来“续命”,而烧烤、油炸食品等宵夜往往是高嘌呤“重灾区”,这种“熬夜+高嘌呤饮食”的组合,会让尿酸在短时间内飙升,极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临床中,不少年轻患者的首次痛风发作,都发生在连续熬夜或通宵后的清晨。

三、缺乏运动与肥胖:代谢异常的“加速器”

随着工作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久坐时间越来越长:上班久坐办公、下班久坐刷手机,日均运动量不足30分钟的大有人在。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体重上升,还会降低身体代谢效率,使尿酸排泄受阻。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痛风发病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以上,尤其是腹型肥胖(啤酒肚),会直接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进而干扰尿酸代谢。更矛盾的是,有些年轻人为了减肥选择“极端节食”,但突然减少热量摄入会导致体内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抑制尿酸排泄,反而可能诱发痛风。此外,快速减重后又暴饮暴食的“反弹”行为,会让尿酸水平剧烈波动,同样是痛风的高危因素。

四、如何远离年轻型痛风?从习惯改起

预防年轻人痛风,核心在于纠正上述不良习惯。饮食上,要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低嘌呤食物,同时多喝水(每天1500-2000ml),帮助尿酸排泄;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和酒精,尤其避免啤酒与高嘌呤食物同服。作息方面,要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让身体代谢功能保持稳定。运动上,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既能控制体重,又能改善代谢,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尿酸暂时升高)。

如果已经出现过关节突然红肿剧痛(尤其是大脚趾关节),要及时就医检查尿酸水平。一旦确诊痛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坚持调整生活习惯,才能避免病情反复和加重。记住,痛风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病”,年轻人若不重视健康习惯,同样会被“盯上”,及时纠正习惯,才能远离痛风的痛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