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有哪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进而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专家提示,了解其症状表现,才能抓住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机,避免病情恶化。
早期:间歇性跛行,运动后的异常信号
疾病初期,患者常出现间歇性跛行,这是较典型的症状之一。简单来说,就是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大腿或臀部等部位会出现酸胀、疼痛、乏力等不适感,迫使患者停下休息。休息几分钟后,症状缓解,又能继续行走,但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会重复出现。例如,原本能轻松走1公里的人,突然走二三百米就感觉小腿发沉、疼痛,休息后又恢复正常,这很可能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报警”。这种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过度劳累或关节问题,需格外警惕。
中期:静息痛,病情加重的危险信号
随着病情进展,血管狭窄程度加剧,即使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肢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夜间平卧时,疼痛往往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平躺时,下肢动脉压力降低,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更为突出。患者常常需要把腿垂在床边或起身走动来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此时,下肢皮肤颜色也可能出现改变,变得苍白或发绀,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晚期:组织坏死,危及肢体与生命
到了疾病晚期,下肢缺血严重,可出现皮肤破溃、溃疡,伤口难以好合,甚至发展为肢体坏疽。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且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较终可能面临截肢风险,严重时还会引发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感觉减退,脚趾甲增厚、变形,腿部肌肉萎缩等症状。如果本身患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且年龄在50岁以上,更要密切关注下肢变化。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拥有良好的检查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快速准确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若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切勿拖延,及时点击问诊或前来就诊,抓住治疗先机,守护下肢健康。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疾病知识、疾病注意事项,或与医生视频、语音分析讲解血管疾病等,您可以关注我院官微,搜索: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在线挂号,了解相关知识,搜索:公众浩,薛春梅。可获取医生一对一沟通、了解病情、专家团队治疗方案等服务,提前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