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诊断标准包括两个标准,1984年美国标准,该标准对于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是不利的,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美国标准。类风湿新的诊断标准是2012年欧洲和美国联合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包括四方面:1、关节病程大于六周。2、有血沉和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升高。3、小关节受累数如果大于10个,对于类风湿诊断更有意义。4、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应该去风湿免疫科系统检查,早期诊断大部分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大的区别:1.发病原因不同,痛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周围及关节软骨等处,造成局部炎症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2.常见首发部位不同,痛风常见的首发部位是跖趾关节,类风湿常见的首发部位是手指关节、腕关节。3.受累关节的分布不同,痛风常见的受累关节为足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负重关节,一般是单侧受累。类风湿关节炎的受累关节一般是双侧对称性的分布。
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炎性关节性疾病,一般女性多发,女性发生率约为3%,男性发生率约为1%,其主要是侵犯软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终形成关节的破坏。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关节部位出现持续性的炎症,局部皮温升高、压痛、关节积液及关节功能丧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期,一般情况下发病比较隐匿,可出现长时间的晨僵、疲劳和多关节炎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