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瘫的常见原因包括如下几种:1、孕妇因素,很多孕妇在怀孕时由于感染或者情绪经常激动、愤怒等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胚胎发育停滞后可能会在出生后发生脑瘫;2、缺氧,当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或者分娩时新生儿窒息、缺氧、呼吸窘迫等都会导致脑损伤,也会发生脑瘫;3、脑部损伤,在分娩过程或者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损伤后很容易病发脑瘫;4、胎儿宫内感染、生长发育缓慢、先天性畸形或者多胞胎等容易引起营养分配不均、缺氧等,从而导致颅脑发育不完善而引起脑瘫;5、很多遗传性疾病也会发生脑瘫的情况;6、新生儿生后胆红素异常增高,有些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也会有脑瘫的发生。
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
儿童脑瘫早期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喂养、护理困难,吸吮、吞咽不协调,常伴有昏迷,3个月后俯卧位头不能抬起来。第二、过分安静,或极易激惹、易惊,紧张时会不自主的摇头,以及肢体颤抖,不易入睡。第三、可能包括智力发育落后、不会笑、不认人,头、手、眼运动不协调。仰卧位时,两手肘不能伸展向前,无法拿到正前方向的物品,母亲抱着,手也不能伸展开去取物。第四、3个月以内的小孩,如果出现反复的惊厥,用钙剂、维生素D治疗无效,也要考虑有没有脑瘫的可能性。第五、存在运动发育明显落后,或者停滞。有的专家认为,发育落后3个月以上者就是异常。家属要注意发育的几个关键期,3-4个月控头,6-7个月会坐,6个月弓背坐,7个月直腰坐,12个月站立、伸直、独走,这些都是姿势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可用于粗略判断小孩运动发育是否正常。
脑瘫痪儿童治疗方法
在康复治疗中可以采用的是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等等。在目前的治疗手段中方法是很多的。小儿脑瘫的治疗原则是促进儿童正常的运动发育,抑制一些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它的目的是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肌力和肌张力的平衡。
小儿脑瘫训练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脑瘫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父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金钱,可以说是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家庭康复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康复方式在脑瘫孩子的整个康复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那么我们的家长在家庭康复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将列举一些家长常见的注意事项。
:家长首先应该意识到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在这个上信任的人也是与他们接触多的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的依从性就比治疗是训练要好,我们都知道康复训练强调主动性,与同类型的脑瘫患儿相比,患儿主动性越高那么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家长才是孩子们好的治疗师。再则康复训练同时也强调持续性,如果患儿出院以后家长不将训练持续下去,那么训练效果反弹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康复训练持续性好的患儿在以后生长发育过程将会更接近于正常。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一定要进行家庭训练,而且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二:训练过程中注意。
很多患儿家长因为长时间带孩子四处求医,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离佳治疗时期越来越远,再加上长时间的照顾孩子心生烦躁,在给孩子的训练过程中动作粗暴,完全不顾孩子的哭闹生拉硬扯,这其实是很危险的。我们说了,康复训练强调主动性,这种方式不仅主动性差,也很容易将孩子弄伤,也会对孩子心理造成阴影。特别是在家长给孩子做牵拉降张的时候,千万不能硬着来。我们的软组织牵伸训练要求动作轻柔缓慢,持续用力,忌讳的就是暴力,那不仅没效果,还会起到反作用。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训练的量。
孩子们的精力和体力是比不得大人的,所以家长们在训练的时候要劳逸结合,将总的训练时间拆分了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过度疲劳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是一种伤害,而且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训练方式,同时长时间的枯燥训练也会让孩子失去耐心而不主动配合。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请家长们在训练过程中千万不能焦躁,要有耐心,多给孩子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
第三:家庭训练一定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我遇到的很多家长中他们也很积极给孩子训练,也积极的在学习怎么给孩子训练,但有时候却没掌握好一个度,听到别人说某个某个动作训练效果很好或者自己想当然的人为这个动作可以就马上去拿来给自家孩子做。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做法,每个孩子虽然大体情况一样,但是他们也存在很多的个体差异,康复治疗师在训练过程中会将这两者相结合而为孩子设计训练动作,这些动作有的大家都适用但有的这个孩子能用另一个孩子可能就不能用,用了不急内效果甚至是危险动作。
就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仰卧起坐训练孩子的腹部肌肉,这个动作大多数孩子都可以用,但是如果孩子有腰部骨骼发育畸形或者发育不良,那么这个动作是禁忌的。而且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专业的治疗师,很多专业知识东西家长们并不了解便能够去想当然,所以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听从孩子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多跟治疗师沟通学习,不懂就问,切莫盲目听从他人,也不要轻易自作主张。
在后我想提醒家长们,小儿脑瘫的康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切莫贻误治疗佳时期,同时家庭训练也要全面,好能够全家配合并辅以家庭环境改造。另外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康复不仅仅是走起来,它更强调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能力还有今后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应该注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