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通常情况下,肛门潮湿可能是腹泻、肛周炎、痔疮等因素引起的,应该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腹泻:腹泻是一日内排便次数过多,并且大便稀薄、带水,一般与饮食不洁、消化不良、胃肠炎等因素有关。由于排便刺激过于频繁,可能刺激患者肛门部位,导致局部出现刺痛、湿热等现象,可以遵医嘱使用肠炎宁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肛周炎:该病与局部卫生不佳、感染病原体有关,可能出现瘙痒、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局部在衣物的刺激下可能出现较多的分泌物,从而出现局部湿、黏的现象。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罗红霉素胶囊、替硝唑胶囊等药物缓解不适。
3.痔疮:这是直肠下端出现的赘生物,与久坐、长期便秘、长期腹泻等因素有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排便困难、便血、赘生物脱出等现象,情况严重时,可能有脓性分泌物出现。痔疮严重时,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血栓性外痔摘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除以上常见的原因外,还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比如肛门癌。如果情况严重,应该及时就医采取治疗。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