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肿瘤治疗的希望,并非救命稻草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随着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其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它们并未给晚期肿瘤病人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异军突起,给肿瘤病人带来了新希望。不少肿瘤病人都将其视作“救命稻草”,却不知免疫治疗虽然“神奇”,可以让肿瘤病人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但并非所有肿瘤病人都适合应用。一、何谓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细胞是人体中的正常细胞受环境影响不断突变形成的。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这些肿瘤细胞,但为了生存和生长,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策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识别和杀伤它,从而得以幸存。免疫治疗就是让免疫细胞重新获得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的能力。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起作用,一种是将肿瘤细胞相关特征“告诉”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去定位并对其杀伤。另一种是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的耐受/屏蔽作用,让免疫细胞重新认识肿瘤细胞并对其产生攻击。目前非常热门的PD-1/PD-L1抑制剂,便属于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它能使受损的免疫系统再次“活化”,进而攻击肿瘤细胞。其实,肿瘤细胞非常狡猾,会生成多种对抗人体免疫的反制手段,给多种免疫细胞绑上各种“刹车”,让它们不能启动活化而丧失抗肿瘤能力。PD-1就是肿瘤给杀伤性T细胞绑上的一种“刹车”,通过PD-1抗体的阻断,T细胞的刹车松开,会重新获得杀伤肿瘤的能力。二、哪些人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近几年来癌症治疗领域成功的方法之一。许多肿瘤病人及家属把这类药物视为“神药”,视为“救命稻草”。许多人盲目乐观,跃跃欲试,不管是什么肿瘤,都想试试这类药物,但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由于PD-1/PD-L1是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而不是直接攻击肿瘤细胞,因此PD-1/PD-L1单抗药物毒副反应相比化疗药物来说要小得多,且更好。这听上去确实令人欢欣鼓舞。但并不意味着,免疫治疗对任何肿瘤都有效。据统计,如果单药使用PD-1/PD-L1抑制剂,其总体的一般不超过20%,且价格十分昂贵。如果挑选出合适的病人,有目的地使用该类药物,抗肿瘤的才会大幅度提升。因此,不要盲目使用,甚至“神化”这类药物,而应该在肿瘤内科医生的指导下共同评估,再做决定。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可靠的分子标志物能够准确预测免疫治疗的。近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丰度,肿瘤突变负荷(TMB),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等与肿瘤免疫治疗密切相关。PD-L1的表达越高,在免疫治疗中的获益就越明显,表达越低,获益的可能性就越低。但并不是说,表达越高就一定有效,表达越低就一定没效,只是概率不同。肿瘤突变负荷越高,免疫治果就越好,肿瘤突变负荷也是一个预后指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人,免疫治果好。临床观察也证实,PD-1/PD-L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霍奇金氏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具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或者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的实体瘤中有较好的。研究还表明,肠道菌群、吸烟状态、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此外,EGFR突变和ALK阳性的病人免疫治果较差。三、免疫治疗有何?免疫治疗恢复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促使免疫系统攻击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统称为免疫相关毒。“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免疫治疗。大家多关注免疫治疗的效果,却忽略了它的性问题。诚然,免疫治疗的相对比较小,但这不代表没有,对于某些病人,可能非常严重。免疫治疗的能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包括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肝炎、胰腺炎、垂体炎、皮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还包括危险性极高的致死性心肌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在临床试验中,甚至有人因为而危及生命。随着免疫的广泛使用,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开始浮出水面:小部分病人接受免疫治疗后,肿瘤不但没缩小,还出现了加速进展,肿瘤生长速度达到治疗前的两倍以上。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对免疫的毒才刚刚开始了解。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免疫治疗能帮助很多人,但它不是所有人的“救命稻草”。因此,大家不能盲目尝试免疫,必须在有经验的肿瘤内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身体状态不好的病人,年龄大于65岁的病人,要尤其小心,密切关注其毒。四、肿瘤免疫治疗的5点提醒1、使用要尽早。免疫治疗应尽早应用,不要等到病人身体状态下降再用,否则会打折扣。有些人认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就像核武器,必须留到后来用。如果开始就用了,一旦肿瘤产生耐药,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还有人认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就是后的“杀手锏”,等其它药物不管用了,才能拿出来用。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越来越多的专家一致认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不应该留到后才用,有条件的病人,应该尽早使用,这样对病人的帮助可能会更大。2、有“生存拖尾效应”。采用免疫治疗的病人有些会获得高质量长期存活,如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病人中,免疫治疗制造出了一批“超级幸存者”。这种“拖尾效应”表现在一定时间长度的免疫治疗结束后,抗癌的治果依然持续存在,并不需要靠药物维系,这是免疫药物和化疗或靶向药物大的区别。3、不可盲从。不要太迷信免疫治疗,虽然有突破,但目前为止,仍然有限。尽管PD-1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创造了许多奇迹,尤其在部分肿瘤如黑色素瘤、肾瘤方面治果比传统化疗更好,但实际上PD-1抗体只是对部分病人有效,并非所有病人都能从中获益;而且对不少肿瘤来说,只对其中的少部分病人有效。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其,不可盲目迷信。4、不可忽视的副反应。免疫治疗总体很低,但实际不良反应与化疗、靶向治疗也不一样,但是临床使用时间尚短,作为一种体内激活剂,很难控制其对免疫系统激活的“度”。在某些有效案例中,会显示出较为严重的心,肝,肺,肠的急性和亚急性免疫损伤。如果救治不当,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5、注意禁忌症。虽然肿瘤免疫治疗是广谱型的,对肿瘤的病种要求也不严格,但是并非人人皆宜。以下7类肿瘤病人不适宜行免疫治疗:

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⑵T细胞淋巴瘤病人。因为它本身就是免疫细胞的病变

⑶不可控制的感染性疾病

⑷自身免疫系统的原因脏器移植者不适用

⑸器官功能衰竭者

⑹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⑺使用过免疫治疗出现过4度以上不良反应者。免疫治疗虽然拥有很大的潜力,且具有很多突破性的成就,如美国前总统卡特脑转移的肿瘤,经过免疫治疗后,竟然消失了,但是这只是个例。目前免疫治疗的和适合人群还是有限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预测因子进行预测。现如今免疫治疗还处于临床摸索阶段,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但我们相信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必将拥有美好的前景,成为抗击肿瘤的中坚力量,让我们翘首以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颈淋巴结节等等;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结节;顽固性咳嗽、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胃肠疾病等;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阳痿、早泄、肾虚、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月经量不规律、痛经、妇科炎症、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擅长:肿瘤疾病:中医扶正法治疗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骨癌、食道癌、脑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等各种肿瘤,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等; 内科疾病: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等男科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