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的作用,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古称“长寿穴”,是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足三里是全身的强壮要穴、急救要穴和肚腹疾病的常用穴。凡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损所致的脏腑、肢体虚证均可取本穴。灸足三里,可用于各种体质、年龄、性别的人群保健。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足三里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对血液成分、呼吸和消化系统均有良性调整作用。
长期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的作用,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
施灸
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穴,在距皮肤2~3厘米处固定,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2.回旋灸:在施灸时,手持艾条,使点燃的一端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3.雀啄灸:使艾条燃着的一端与穴位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上,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垂直穴位一上一下移动施灸。
施灸时间:每次10~20分钟,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无病之人,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的月初连续灸4~6天。在气候变化剧烈之时应增加施灸次数,夏季可适当减少次数。
注意事项
不管那种方法,都应在保证施灸、不被烫伤的前提下进行,施灸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感知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温馨
如果觉得自灸足三里比较复杂,也可以每天早晚按摩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
原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成都针灸学会理事,成都针灸学会推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成都火针学科带头人,中医主任医师。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将针灸、推拿、中药融为一体,近年运用内热针和锤击,对各种疑难杂症有较好的的,1994年被誉为“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