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主张治未病,对于癌症疼痛也应提倡预防为主的方法,多数中药作用缓慢而持久,故中药应当提倡早用,临床上常见连吗啡,杜冷丁止痛都无效,才于中医,这是不现实的。
预防癌症疼痛的中药不一定用止痛药。中医治病注重整体,癌症疼痛发生的病机有多种,凡使气血阴阳失衡者都可能发生疼痛,所以利用中药的双向调解作用,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维持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是预防癌症疼痛的根本。
及早发现癌症疼痛的病因,用中药防患于未然。癌症疼痛的中医病机有多种,可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把中药用在疼痛发生之前。例如:血瘀者用活血药,气滞者用理气药,有失濡养会导致不荣则痛者,早用补益药等。
根据现代医学的应用中药。中药预防癌症疼痛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密切。例如肝癌,胰腺癌是发生癌症疼痛较早且较重的疾病,应及早应用中药。B超常肝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栓形成,这与中医的不通则痛常一致,应用活血化瘀等通利之法。全身骨扫描检查多在疼痛出现之前做出骨转移的,而中药透骨草,骨碎补,补骨脂,自然铜等一些补肾中药对骨痛均有良好作用,应该早用。脑瘤及头部放射治疗的可因脑水肿引起头痛,中药应及早应用有利水渗湿及清窍中药,既可预防头痛,又可减少西药脱水药的用量。
中药预防癌症疼痛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剂量,尽管尚在探索阶段,但是前景是喜人的,对于癌症能够制定出较系统的方案,做到无痛早防,轻度疼痛预防重度疼痛,定会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新的改观。
中医疑难杂症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常务会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专家;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精通中医用药方略,系统梳理了中医经典理论体系与各家学说的流变,上承衣钵、兼容百家。熟练运用黄帝内经,脏腑辩证学,四诊八纲辩证学。诊治各类中医疑难杂症,如失眠抑郁、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男妇科、呼吸系统疾病、脱发白发、耳聋耳鸣、糖尿病、皮肤病、肝胆病、疼痛疾病、各类肿瘤疾病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深受广大与同行的!在肿瘤治疗方面,利用中医辨证抗癌,治疗中晚期肿瘤,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使部分达到带瘤生存,甚至瘤体缩小或消失,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