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肿瘤的表现及预防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脊柱肿瘤

大约占全身骨肿瘤的6%~10%,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脊柱原发性肿瘤,就是脊柱里长得瘤子,常见的有:骨样骨瘤、骨软骨瘤、血管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另一类是脊柱转移瘤,就是别的地方长瘤子了,转移到这里了,比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到脊柱的肿瘤。

绝大多数良性脊柱肿瘤发生于10~30岁,而30岁以上的患者恶性脊柱肿瘤的可能则更大。

如果是儿童,易患骨软骨瘤、骨样骨瘤、骨膜细胞瘤等脊柱肿瘤。

10~30岁的成人易患动脉瘤样骨囊肿、骨母细胞瘤等。

20~40岁的成人易患骨巨细胞瘤。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是各种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所以易患转移性脊柱肿瘤。

临床表现

比较隐蔽,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常是发病日久,常见症状如下:

1、疼痛

背痛是脊柱转移瘤患者常见的症状,经常早于其他神经症状数周或数月。可以见到两种性质不同的背痛:与肿瘤有关的疼痛和机械性疼痛。

与肿瘤有关的疼痛主要表现为夜间痛或清晨痛,并且一般在白天因活动而缓解。这种疼痛可能是炎性介质或肿瘤牵张椎体的骨膜所致。用放射或手术针对肿瘤进行确切的治疗可以解除这种疼痛。

机械性疼痛源于脊柱的结构异常,如病理性压缩骨折导致脊柱的不稳定。这种疼痛是运动相关性的,坐位或站立位增加了脊柱的纵向负荷从而使疼痛加重。

2、发热

良性肿瘤体温正常,恶性肿瘤常有低热。

3、包块

生活中偶然发现后背有一个大包块,有的人不疼不痒,睡觉的时候压着有点痛。

4、恶病质表现

所谓恶病质是指体重不断减轻及肌肉逐渐耗损的症候群,其症状包括厌食、长期恶心、便秘、四肢无力、忧郁、身体外型改变等等。

5、局部肿胀

浅静脉充盈,皮肤高,常是骨恶性肿瘤已穿破骨皮质进入软组织,并迅速生长的表现。

6、脊髓及神经受损症

感觉身体有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压迫或侵犯交感神经,引起排汗功能障碍,发生下肢皮肤干燥、无汗。

诊断要点

脊柱肿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功能结果依赖于就诊时的神经状态。而脊柱转移瘤本身常无症状,并且经常仅在行常规骨扫描检查时被发现。

出现症状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①椎体内逐渐增大的肿块突破骨皮质侵入椎旁软组织;

②压迫或侵入邻近神经根;

③椎体破坏继发病理骨折;

④病理骨折后出现脊柱不稳定,特别是并发后侧附件溶骨性破坏时;

⑤脊髓受压。

良性肿瘤一般发展较慢,病期较长,患者年轻,除疼痛及压迫神经症状外,多无全身症状,X线片和CT可提供诊断帮助,血沉正常。

恶性肿瘤则发展较快,病期较短,较快出现神经受压症状,X线片、CT、MRI呈现破坏性骨病变,多为单一病变,血沉可增快。

脊柱转移瘤虽然也呈现骨破坏性病变,但半数以上患者的脊柱转移病变为多发,全身检查多数可发现原发病灶,或有原发灶手术之历史。

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脊柱肿瘤的预防措施,但我们可以参考卫生组织的肿瘤三级预防模式。

1、一级预防

亦称为病因预防,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致癌因素。不吸烟,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喉癌等。不酗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胃癌和肝癌。不吃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保持正常体重。不要吃发霉变质的食品,少吃腌制的食品。尽量减少和避免放射性辐射,尤其在青少年时期。避免外伤,特别是青少年发育期的长骨骺部。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病毒感染。这些对预防肿瘤十分重要。

2、二级预防

就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比如说像身体出现硬结或肿块,持续性消化不良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低热等。这些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如果感觉身体有麻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早做检查确诊。

3、三级预防

即对已经确诊的癌症病人进行积极的医学治疗,争取获得佳。即使是晚期病人,我们也应该尽力帮助他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颈淋巴结节等等;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结节;顽固性咳嗽、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胃肠疾病等;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阳痿、早泄、肾虚、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月经量不规律、痛经、妇科炎症、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擅长:肿瘤疾病,中医扶正法治疗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骨癌、食道癌、脑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等各种肿瘤,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等:甲状腺结节、肝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肾结节、胆囊息肉、淋巴结节、肾上腺瘤、管状腺瘤、宫颈囊肿、平滑肌瘤、子宫肌瘤、皮脂腺囊肿、癌前病变、肝血管瘤、肠息肉、胃息肉等。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