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睾丸肿瘤和睾丸扭转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近几个月来,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了4例年轻的睾丸疾病患者,均做了一侧睾丸切除术,其中二例为“睾丸扭转”致睾丸坏死,另二侧为“睾丸癌”,年轻的一例年仅18岁,其余三例也只有二十多岁。年轻男性突然出现睾丸疼痛不适,或睾丸悄悄增大时,应尽快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做有关检查,了解睾丸病变原因,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正常的睾丸在阴囊内有一定的活动度,依靠三支动脉供应血液。因先天性畸形、外伤或者异常活动时,睾丸即可扭转一周到数周,使上述动脉闭塞,引起睾丸急性缺血,若未能及时治疗,常使受累睾丸坏死,需要切除坏死的睾丸。

睾丸扭转好发于青少年,发作高峰在14岁,65%左右的病例见于2~18岁。发病前多数无明显诱因,睾丸可以自发扭转;少数在外伤或者异常活动后发病。典型症状为突然一侧阴囊发生疼痛、肿胀,疼痛也可以因牵涉而开始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扭转精索的缩短可致睾丸抬高。在临床上,睾丸扭转的发病经常是不典型的,因此以往常被误诊为睾丸、附睾炎而延误了治疗。

睾丸扭转一经确诊常需手术治疗。其预后取决于发病到手术时间的长短。据统计,发病六小时以内手术者,睾丸存活达100%;在六至十二小时内手术,存活率降低至70%;超过十二小时后手术,存活率下降至20%,可见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凡年龄在35岁以下,发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赴医院诊治。鉴于基层医生可能对本病不一定很熟悉,并且缺少必要的诊断设备,我们建议患者好去泌尿外科专科看病,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睾丸肿瘤是男性官常见的一种肿瘤。它们的家族十分庞大,主要是由两位“父辈”兄弟慢慢繁衍下来的“堂兄堂弟”所构成的一大家族。这两位“父辈”兄弟,“老大”称为生殖细胞肿瘤,“老二”称为非生殖细胞肿瘤。兄弟俩各自掌管着自己的家族。

起源于“老大”家族的肿瘤比起源于“老二”家族的肿瘤常见而多发,故人们对“老大”的“孩子”们要“面熟”些。“老大”有这样五个“孩子”:精原细胞瘤、畸胎瘤、畸胎癌、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五位;“老二”有六个“孩子”:性腺基质肿瘤、性腺胚细胞瘤、睾丸网腺瘤、间质性肿瘤、类癌、肾上腺残留肿瘤。

这十一位“堂兄堂弟”的名字取得都那么怪异难记,听上去就有点恐怖感。而且,它们没有一个是“良家”子弟,个个都是侵害人体的恶性肿瘤。其中,有些名字听上去好像有点“善良”的感觉,像什么精原细胞瘤啊、畸胎瘤等,从它们的名字看,好像不是那么“坏”。其实它们也都是些“恶少”,人们可不能被它们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而掉以轻心。

睾丸肿瘤通常好发于青壮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在睾丸里悄悄地营造出一个包块来。这包块往往是不痛不痒,但却十分沉重,硬得像块石头一样,用手一掂沉甸甸的,因此患者常有下坠感。有的个别肿瘤可长得巨大,达几十公斤重,那时,患者行走已非常困难。有的肿瘤还能分泌一些雄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的异常表现,但同时也为医生“追捕”它们提供了线索。

睾丸位于阴囊里,因表浅而易触摸到,如果发现睾丸出现疙瘩、硬结或睾丸异常的增大、且沉而硬时,应高度警惕睾丸肿瘤的发生,应尽早就医。睾丸肿瘤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肿瘤性质做不同的选择。一般早期发现的睾丸肿瘤,首先要切除患侧的睾丸,根据有否转移选择做淋巴结的清扫,加上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措施,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远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颈淋巴结节等等;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结节;顽固性咳嗽、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胃肠疾病等;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阳痿、早泄、肾虚、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月经量不规律、痛经、妇科炎症、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擅长:肿瘤疾病:中医扶正法治疗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骨癌、食道癌、脑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等各种肿瘤,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等; 内科疾病: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等男科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