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日常饮食,别陷入四个误区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许多肿瘤病人的日常饮食,常常比普通人更讲究。“既想补营养,又担心给身体带来负担”,这样的困扰在患者身上相当多见。实际生活中,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也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营养成分摄取不足、质量不高、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跟着出现,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据了解,恶性肿瘤病人中,有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放化疗也会因为进食不足进一步影响营养状态。此时,要增强患者的体质,就得吃得科学、合理,要是“吃错了”只会雪上加霜。

误区一、吃得越营养,肿瘤生长越快

正解:肿瘤细胞不会因为营养不良放慢生长脚步,营养不良时,免疫力首当其冲受影响。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医生总会遇到一些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平日以吃素食为主。“不少人认为,得了肿瘤不能吃太有营养的食物,否则肿瘤会生长得快。

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研究发现增加营养可促进肿瘤的生长,相反的是,肿瘤细胞并不会因为机体营养不良而放慢生长的脚步,营养不良时,机体的免疫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吴永友说。他介绍,已有大量的研究发现,与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相比,营养状态良好的病人生活质量更好,生存时间更长。

误区二、吃“发物”促进肿瘤生长

正解:被认为是“发物”的鸡蛋、鸡肉,对肿瘤无明显促进作用,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在我国不少地区,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发”的食物会刺激肿瘤生长,老百姓想当然地把很多食物当成“发物”,导致很多常见的食物患者想吃,却敬而远之,这样一来,极易导致营养不良。比如,不少人认为鸡蛋、鸡肉也是“发物”,而现代研究发现这些食物对肿瘤并无明显促进作用,反而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误区三、只要吃饱,不求吃好

正解:肿瘤病人米饭吃到七、八分饱就行,应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取量,脂类别过分限制。

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受过去生活条件欠佳的影响,或者对蛋白和脂肪的误解,有些患者会认为“米饭要吃得饱,荤菜要吃得少”。然而,新的研究发现,对于肿瘤病人而言,米饭恰恰不能吃得太饱,七、八分饱即可;应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取,蛋白质对维持机体的细胞组织结构及免疫力至关重要。脂类也不必过于限制,有研究甚至发现增加脂类摄入,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脂类中,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为佳。

误区四、服用保健品肯定有益

正解:营养品种类繁多,但品质参差不齐,成分不清、夸大效果等问题多多。

眼下,市面上营养品种类繁多,但品质参差不齐,一些产品存在成分不清、误导消费、夸大效果等问题,难以发挥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因此,无论是病人自己还是身边亲友都要注意,切忌跟风、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过度依赖营养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颈淋巴结节等等;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结节;顽固性咳嗽、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胃肠疾病等;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阳痿、早泄、肾虚、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月经量不规律、痛经、妇科炎症、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擅长:肿瘤疾病,中医扶正法治疗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骨癌、食道癌、脑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等各种肿瘤,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等:甲状腺结节、肝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肾结节、胆囊息肉、淋巴结节、肾上腺瘤、管状腺瘤、宫颈囊肿、平滑肌瘤、子宫肌瘤、皮脂腺囊肿、癌前病变、肝血管瘤、肠息肉、胃息肉等。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