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如何诊断?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临床常见,也是常需鉴别诊断的两类疾病。其临床症状大多为腰背痛、肢体放射痛、低热、畏寒、纳差、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即便可能有原发病灶症状,也不能说脊柱病变就是其继发病灶,肿瘤转移或者肺外结核是需要确切证据的。

而专科体征则多为脊椎破坏、脊柱稳定性丢失及骨膜、神经根、椎旁肌肉等软组织受累的阳性体征,其实,只要是个东西在里面破坏脊椎、侵犯软组织,都是同样的表现。

常规实验室检查的特异性低,肿瘤标记物的特异性或许对提示继发性脊柱肿瘤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意义不大,且此类结果假阴性率较高。目前针对结核的实验室检查手段非常低效,PPD试验及TB-Ab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均是问题。

脊柱外科医生于术前常常通过两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基本判断是哪种疾病:病灶侵袭破坏椎间隙,并常有椎旁脓肿,常判为脊柱结核;病灶沿椎弓根侵袭,则大致判断为脊柱肿瘤。当然,这只是基本判断,无论多么有经验的医生也不敢单凭影像学检查来确定一个疾病,终判定还是得依靠组织病理学结果。

在此,咱就事论事主要讨论下这两类疾病的影像学差异,也就是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为何会在MRI上有上述的影像差异。可能很多人会说,自从在校读书起,教科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作为影像学判定的法定标准。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其实肿瘤和结核是两种病理基础完全不同的疾病,自然会有不同的组织生物学表现。

那究竟又如何联系到影像学表现的差异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两种疾病进展的病理:肿瘤的发展侵袭是基于同源细胞的变异和破坏,也就是说其首先受害的是跟其组织来源相近的骨细胞,因此在组织生物学上首先表现为沿椎体-椎弓根骨松质方向的骨内破坏,终才可能侵袭骨外组织。

而结核是一种特异性炎症,其侵袭和破坏是基于炎性过程对周围组织的溃破,因此哪儿近、哪儿容易被侵袭就先破坏哪,首先遭殃的就是邻近的软骨终板和椎间盘等软组织,然后穿破至椎旁肌肉间隙。

肿瘤首先是个“窝里横”的货,可是破坏的都是硬生生的骨组织,因此常表现为椎体-椎弓根方向的骨破坏;而结核则是个“欺软怕硬”的货,所以常会侵犯破坏软组织存在的椎间隙及椎旁间隙。基于以上的组织生物学特性,我们不难联系到这两种疾病的影像学差异了。

然而,脊柱结核和肿瘤在不同的病程进展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特殊病例可能存在着不典型表现,肿瘤也有可能破坏椎间隙,而结核也不一定不破坏椎弓根。

任何疾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骨病的明确诊断还是得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以上仅为此两类疾病常规情况下,早中期病程时期,由影像学表现差异至组织病理学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颈淋巴结节等等;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结节;顽固性咳嗽、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胃肠疾病等;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阳痿、早泄、肾虚、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月经量不规律、痛经、妇科炎症、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擅长:肿瘤疾病:中医扶正法治疗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骨癌、食道癌、脑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等各种肿瘤,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等; 内科疾病: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等男科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