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辛莉医生分享脑血管疾病的六大认知误区

肖瘤医生互联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辛莉医生介绍,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高,残疾率高,患病人数众多。《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与2005相比,2020年总死亡人数高达457.66万,增加了48.06%!

既然脑血管疾病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脑血管病,远离认知误区,避免不能正确预防、治疗导致病情延误。

脑血管疾病的六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只要加强锻炼,就能强身健体

不少老年人都是在晨练时突发半身不遂。一是不少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而凌晨至上午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二是晨起剧烈运动,血液会在四肢肌肉分布增多,脑部供血减少,更易诱发脑梗死。

需谨记:不恰当的运动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建议:老年人运动时间不宜过早,程度不宜剧烈,应适度运动。

误区二:服用保健品,可治疗某种疾病

保健品不是药物,不具备治疗作用,任何宣称能「治疗」某某疾病的保健品,一定不要买。即使是正规途径买来的保健品,不妨仔细看下说明书,大多宣称的只是可预防某某疾病。

需谨记:不要过分迷信保健品

建议:不购买保健品,营养均衡更重要。

误区三:中草药治病更好,无毒副作用

人们常认为中草药乃「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因此更愿意应用中药来治病。但事实上,中药也有副作用,并且其副作用「不明确」。有报道,中药出现严重副作用比如心衰、肾衰的,并不在少数。

需谨记:中药也有副作用

建议:西药的治疗效果、副作用明确,遵医嘱服药,按要求复查,能大程度地减小副作用的危害。

误区四:高血压患者,应快速降压

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脑组织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水平,若血压过快地降低到正常水平,反而会促进脑缺血,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需谨记:降压过快、过低,反而不利健康

建议:降血压要缓慢平稳。降血压过快、过低反而提升脑梗死的危险。

误区五:中风患者保住了命,就万事大吉

中风患者不能只注重于急性期的治疗,而不重视后期的康复治疗,从而错过康复的蕞好时机。不少患者只保住了性命,却遗留了严重残疾,生存质量严重降低。

需谨记:康复和治疗同样重要

建议:中风后积极进行家庭康复治疗。

误区六:患者出院后,就选择停药

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狭窄等慢病一样,脑血管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系统的,绝不仅限于单一的医院治疗。

病人出院后继续治疗,需要建立起长期服药的意识,如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房颤病人抗凝治疗,长期应用降压、降糖、稳定斑块、调脂的药物,要重视中风后康复治疗,定期复查颈部彩超、颅内血管(TCD或MRA)情况等。

面对不能根治的疾病,要学会与疾病共存,长期服药,避免引起病变或其他并发症。

需谨记: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以上是对“北京辛莉医生分享:脑血管疾病的六大认知误区”的介绍,有需求的患者朋友可以到上述医院挂号就诊,也可以选择线上就诊,点击上方“预约挂号”按钮,便可直接预约辛莉医生挂号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抑郁症、长期失眠、过敏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类疑难杂症。

擅长:中医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驱邪相结合,治疗肺肿瘤、胃肿瘤、肝肿瘤、食道肿瘤、肠肿瘤、乳腺肿瘤等各种肿瘤。

擅长:食道肿瘤、胃肿瘤、十二指肠腺肿瘤、胰腺肿瘤、结直肠肿瘤等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治疗肺肿瘤、肾肿瘤、肝肿瘤、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晚期各类肿瘤,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对减少恶性胸腹水有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