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脑瘫症状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新生儿正常的黄疸一般在产后2~3天出现,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如果产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就可能造成脑损伤。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孩脑瘫症状有哪些呢的文章,欢迎阅读,谢谢!
小孩脑瘫症状有哪些呢
1.三个月还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还不会坐。
2.哭时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发直。
3.运动时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较多。
4.撒尿时把不开双腿。
5.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流,并且经常惊厥。
6.睡眠时间过长或不睡觉。
小孩脑瘫症状有哪些呢: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考虑是否患了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
轻微脑瘫有哪些症状
轻微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轻微脑瘫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轻微脑瘫的症状1、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3、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6、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轻微脑瘫与脑瘫的诊断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轻微脑瘫的症状表现的并不明显,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小儿有以上症状的,请尽快到医院检查、确认,以免耽误治疗的佳时间。
轻微脑瘫不容易察觉到的症状1、智力发育落后或可疑落后是轻度脑瘫的症状。1岁半后还不会说话也是轻度脑瘫的症状。
2、轻度脑瘫的症状下肢运动障碍:如1岁以上还“不会走路”、“走不好”,行走姿势异常(如足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等),不能下蹲。
3、轻度脑瘫的症状手运动障碍:如不“灵活”。不会握物,不会用匙吃饭,平时常用一只手。
4、这些孩子轻度脑瘫的症状不容易察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明显新生儿黄疸史,有新生儿窒息史。
5、轻度脑瘫的症状轻微,日后不需要依赖他人照顾,可独立完成一切日常生活活动。
6、轻度脑瘫的症状还表现为可独立行走,肢体功能不受限制,一般智商大于70,说话能说两个字以上。
轻微脑瘫的治疗方法一、训练治疗: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应是主要目标。通常包括: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辅助用具如矫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轮椅的使用等等;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脑瘫患儿因为运动能力及其他方面较正常儿童差,常常有自卑心理而不愿与别人交往,该院医师和康复师在给孩子做康复的同时,注重矫正孩子的情绪,纠正行为异常,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患儿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三、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由于脑瘫儿的大脑尚处于发育过程中,许多功能尚未像成人一样健全,因此,早产儿脑瘫的治疗还有一个“致能”或“再致能”的问题。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结合相关的日常生活动作进行,比如移动能力的训练,力求运动姿势的正常并获得移动手段。这是脑瘫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
疾病的发生我们避免不了,那么大家就及时的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吧。如果发现患了脑瘫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早治疗早康复,避免耽误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危害。祝患者早日康复。
脑瘫的相关文章:
1.造成孩子脑瘫的原因
2.脑瘫形成的原因
3.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4.什么原因会造成胎儿脑瘫
5.小儿脑瘫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