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出现前列腺增大并不算正常,需要评估具体原因并采取适当治疗。前列腺增大多由年龄、激素变化、炎症或其他病理因素引起,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及必要手术。
1、原因:前列腺增大通常与年龄相关,但37岁较年轻,可能与激素失衡、前列腺炎或尿道感染有关。遗传也可能导致前列腺提前增大,环境因素如久坐、熬夜、饮酒等会加剧问题。
2、就医与诊断:如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立即就医。医生通过前列腺指检、超声波检查、PSA检测等确认诊断。轻度症状可能无需紧急干预,但需定期随访。
3、药物治疗:对于中度或重度症状,常用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及抗炎药物。具体选择需医生根据病情与个体情况决定。
4、生活习惯调整:避免久坐,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上减少辛辣、酒精摄入,增加富含锌、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海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5、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无效或严重症状,可选择微创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激光手术或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需注意护理,防止感染与复发。
前列腺增大虽常见,但37岁出现需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定期体检、注意生活习惯是预防与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