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和湿疹样皮损,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发病。其与遗传、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治疗方法包括保湿、外用药物、系统治疗及生活管理。
1、遗传因素:特应性皮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风险增加。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免疫系统对过敏原过度反应。
2、免疫异常: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失衡,特别是Th2型免疫反应增强,导致炎症因子过度释放,引发皮肤炎症和瘙痒。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皮肤天然保湿因子减少,角质层结构异常,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屏障功能减弱,易受外界刺激和过敏原侵袭。
4、环境因素: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尘螨、花粉等外部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日常生活中的洗涤剂、化妆品等化学物质也可能刺激皮肤。
治疗方面,保湿是基础,使用含有神经酰胺、尿素等成分的润肤剂,每天多次涂抹,修复皮肤屏障。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吡美莫司。系统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瘙痒,严重病例可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生活管理需避免接触过敏原,穿着柔软透气的衣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精神压力。
皮肤特应性皮炎需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