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我国现代中医儿科的奠基人——刘弼臣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臣字门”学术流派经验传承报告会在京隆重举行。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代表,与来自全国中医药界的领导、高校、医疗机构、学术组织、新闻出版单位的同仁,以及刘教授的弟子、再传弟子及学生等近四百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我国中医儿科的奠基人,深入探讨其学术流派的博大精深。
百年缅怀,医魂永存
上午9时,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与会嘉宾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刘弼臣教授铜像。这座铜像不仅是对一位为中医儿科事业倾尽毕生心血医者的纪念,更是臣字门学术流派的精神象征。
刘弼臣教授是我国现代中医儿科的奠基人,臣字门学术流派第五代嫡系传人。他“医精德诚,护佑婴童”的传奇一生,至今仍激励着后学砥砺前行。
在领导及嘉宾致辞环节,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专家代表、全国中医药界的领导和嘉宾发表了深情洋溢的讲话。刘弼臣教授重要传承人、本次大会主席徐荣谦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副校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刘弼臣教授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中医儿科教育、科研事业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惠鲁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樊新荣主任、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李雷刚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医药报社陆静社长等嘉宾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刘弼臣教授光辉的一生,一致赞誉其医术、高尚医德、卓越成就和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强调了传承其学术思想与精神的重要性。
学术结晶,首发巨著
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全国名老中医刘弼臣医学全书》的首发仪式。该书主编徐荣谦教授介绍了全书的编纂历程与主要内容,系统梳理了刘弼臣教授的学术体系与临证精华。出版方代表、中医古籍出版社郑蓉总编辑在讲话中表示,该全书的出版是中医药学术传承领域的一项重要工程,对于系统保存、研究和传播刘弼臣教授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在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专家代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这套汇集刘老学术结晶的巨著正式揭幕面世,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该全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医儿科界的盛事,更是整个中国中医药宝库的宝贵财富,标志着刘弼臣学术思想的整理与传播进入了新的阶段。
继往开来,研究会揭牌
为更深入地研究与发展刘弼臣学术思想,大会期间隆重举行了“刘弼臣学术思想研究会”成立启动仪式。研究会的成立,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各方力量,系统开展刘弼臣教授学术思想的挖掘、整理、研究与创新应用工作,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与科研。同期,“五神辨证研究会”也宣布启动,标志着对刘弼臣教授学术思想中“五神辨证”理论的深入研究步入组织化、系统化的新轨道。
学术盛宴,流派传承
下午举行的“臣字门学术流派经验传承报告会”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徐荣谦教授作了题为《五神辨证理论指导下的从肺论治到从魄论治》的主旨报告,深刻阐述了臣字门学术流派的核心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黄甡教授分享了《黄氏特色外治法治疗小儿疑难杂症》的宝贵经验。在随后长达四个多小时的经典病例分享环节,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臣字门传承骨干及临床医师,围绕“五神辨证”在儿科各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汇报了丰富的临证医案,内容涵盖抽动障碍、哮喘、鼻炎、遗尿、睡眠障碍、情志病等多个疑难病种,充分展示了刘弼臣学术思想在当代临床实践中的活力与价值。徐荣谦、郭振武、黄甡、赵坤、王晓燕、马丙祥等专家对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热烈。
臣字门传承,源远流长
下午17时30分,大会举行闭幕式。本次纪念大会不仅是对刘弼臣教授光辉业绩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其学术思想的一次系统梳理和集体弘扬。“臣字门学术流派”肇始于清代中叶朱良臣先生,八代传承谱系清晰,以儿科诊疗体系独树一帜,其“五脏证治”理论与特色诊疗技艺在全国中医药界影响深远。百年医魂凝铜像,千卷医书集大成,臣字门薪火相传的中医儿科智慧,正通过研究会的成立与学术交流焕发新生。
自第六代嫡系传人徐荣谦教授2017年开山授业以来,已培育诸多第七代与第八代传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医儿科传承网络。在2025年3月举办的第八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文化节上,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李涛、张文治、陈丹、李阔四位主任(均为“臣字门”第七代核心弟子)代表参会。随着研究会的成立和学术交流的深入,刘弼臣先生的学术生命必将通过一代代传人的实践与探索,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