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原因分析模型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失眠是由三种因素控制,分别是易感因素(PredisposingFactor),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factor)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factor)。

前两个很容易理解,维持因素指的是出现失眠以后,来访者对失眠的认知错误、处理不当,为了减轻失眠而采取的不恰当行动,使失眠得以维持,陷入恶性循环。例如白天不断补觉,晚上过早上床,过度关注和努力入睡,抗拒失眠和症状,强迫自己不能焦虑等等,从而导致越失眠越焦虑、越焦虑越失眠的恶性循环。很多失眠人迁延日久无法恢复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维持因素。

一般的失眠路径是这样的,由于受到重大变故导致精神刺激、病后或产后身体疲劳、失恋、家庭变故、失业、项目失败、或者说不清的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失眠(这些统称为诱发因素),并连续几天,日间功能受到损害。

由于来访者自身神经、心理和认知模式原因,比如此人天生敏感焦虑,灾难性思维(这些可以理解为易感因素),便开始担心失眠会一直持续下去,将会痛苦不堪。

来访者体会到失眠对日常工作学习的影响,或者纯粹是为了想要证明自己能睡好,亦或是为了追求自己身体上那份舒服的感觉,让来访者对睡眠提高了要求,把睡得好和睡得快当做一个短期内必须的任务,这让失眠者在入睡的时候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更加关注到睡眠,盯着自己是不是睡着了,是不是醒了,睡着多久了,睡得质量怎么样?这时候他们验证失眠恢复的标准就是随时想睡就睡,这样才算是自己不再失眠了。要不然,自己就还是个失眠的人,就得想办法去解决。

一旦经过反复几次验证都不成功,对于急性子和追求完美的人就变得着急和恐惧了。这让失眠人又更加关注睡眠,不断研究,时刻在想自己怎么才能好起来。即使有时候一时间忘记了失眠,但是一旦想起来,就又陷入惆怅和恐慌当中去。

即使通过一些技巧学习让自己暂时睡着了,但由于自己也不知道为啥睡着的,这时候就自动想着验证自己是不是真的好了,又开始为当天晚上或者未来几天的睡眠担忧,这一担忧大概率会让失眠复发。这还是由于来访者想要充分验证了自己的睡眠没问题,导致的精神过分紧张导致。

可惜,事与愿违,没有人能够完成这种验证。这种验证本身就是入睡的极大阻碍。我们为了验证自己的失眠而给自己制造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睡眠提出过高的要求,晚上没睡意就努力让自己放松,故意压制和克服阻碍入睡的焦虑情绪,反而是这些做法让我们变得不正常了,过多的焦点关注到睡眠身上,每次睡觉的时候都有一根弦在绷着,在监测自己的睡眠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做到安心入睡了,我们的大脑又如何不处于警觉状态呢?

上述说的各种行为,让我们的大脑在入睡的时候要么处于执行任务状态,要么保持警觉状态,要么处于克服焦虑情绪的思想斗争中,还有面对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沮丧,这使得我们的大脑一直很觉醒,这也就不难解释我们为什么失眠啦。大脑一直觉醒,身心一直紧绷,持续提心吊胆,心都没安在肚子里,能睡好就成了怪事了。

以上更多的是阐述了失眠的维持因素,这与来访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解决失眠,解决对失眠本身的恐惧和焦虑是必经环节。

除了上述典行的3P因素,还有很多人的失眠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睡眠卫生不良,例如作息不规律、睡前喝咖啡、剧烈运动或精神刺激等;

物质/药物不规范使用,例如吸毒、含有兴奋剂的药物、不科学使用精神类药品等;

生理疾病,例如疼痛、心脏病、脑瘤、内分泌紊乱等;

精神疾病,例如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失眠多梦、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精神障碍、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心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社交恐惧症、幻听幻视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

擅长:入睡困难、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强迫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恐惧症、神经官能症、妄想症、心理障碍、疑病症,神经性头痛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

擅长: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神经官能症、恐惧症、 强迫症等精神疾病诊断治疗以及诊治司法鉴定科相关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