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生活中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分为内外因素两类。许多湿疹患者没有次发现湿疹,因为他们对诊断的基础不是很清楚,终推迟了治疗。
湿疹的诊断依据: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其特点是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对称分布、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受影响部位的皮肤特征:可发生在面部、耳朵、四肢屈曲、乳房、手、阴囊等部位,对称分布。根据皮肤损伤的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可以相互改变。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特点,更容易诊断。急性湿疹皮疹多形对称分布,倾向于渗出;慢性皮肤损伤呈苔藓状变化;亚急性损伤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有意识的严重瘙痒;容易复发。特殊湿疹应注意其独特的临床症状,诊断并不困难。
如何识别湿疹和其他疾病?
湿疹与瘙痒的鉴别:湿疹常有丘疹、红斑、渗出、糜烂,后者常以瘙痒为主,无渗出物,抓挠后继发渗出、出血、糜烂。
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鉴别:后者有明显的接触刺激史,易于发现,皮疹仅限于接触部位,形状单一,水泡大,状态清晰,去除原因后,皮炎迅速消退,复发少。
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鉴别:后者常发痒,后者出现扁平丘疹,苔藓样变化,浅棕色,干燥坚实,病变部位可延伸至骶尾、会阴和阴囊。
中药治疗湿疹
1、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成泥外敷患处,一日三次。冶慢性湿疹效果好。
2、黑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每天几次,适合渗出者。
3、紫草油:紫草9克,用芝麻油适量炒焦,待油变成紫色捞出紫草,每天用油涂几次。
4、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糊状,外涂患处,1日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效。
5、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效。
6、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将大枣炒成炭与生黄柏共研成细粉,将芝麻油均匀涂抹在局部。若渗出液较多,也可撒干粉,每日2至3次。
7、荆芥、防风、透骨草各30克,水煎后加醋250毫升泡洗,主要治疗手部湿疹,对脚气病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