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致刺激性接触性炎症的防治

灵山县皮肤病医院

1、及时清除存留或可能存留在皮肤上的刺激物。应强调接触刺激物后立即就地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对碱性物质应酌情延长冲洗时间;冲洗时不要遗漏头皮、皮肤皱襞部位。

2、暂时避免接触致病物及其他可能促使病情加剧的因素。

3、根据皮损形态和范围选用适当剂型的外用药。

3.1、急性阶段有大量渗液时,可采用水溶液如生理盐水、溶液作连续性或间歇性湿敷,以吸收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对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的损害,宜选用洗剂、粉剂或乳剂,如炉甘石洗剂、震荡洗剂、樟脑扑粉、樟脑冷霜或含皮质激素的霜等,每日多次,以散热、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与瘙痒。急性期禁忌外涂刺激性大的酊剂、酯剂及不透气的软膏,以免加重病情。对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与痂皮的亚急性损害,可外涂糊剂,如2~5%硫黄煤焦油糊剂、含0.5%新霉素的3~5%糠馏油糊剂等,每日2次,以减轻炎症,清除痂皮,促使痊愈。

3.2、慢性阶段皮损浸润增厚或苔藓样变时,可外用含皮质激素的霜、软膏或酊剂,每日1~2次,以促使浸润吸收,皮损变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文章

MORE+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