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科去哪家医院-专家呼吁多维度真菌感染检测难题

信宜市皮肤病医院

为提高我国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真菌感染诊疗能力,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在“真菌病原学回顾性调研暨真菌血流感染主动监测技术方案培训暨监测单位授牌仪式”启动会中表示:“近年真菌感染在临床占比逐年升高,面对复杂的真菌感染,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我国进行新冠防控的同时,需要从医疗机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覆盖、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普及和提高真菌检测方法、加强临床医生与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科室的合作对话机制等多维度携手我国目前面对的真菌感染检测难题、以切实提高我国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水平,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拯救患者生命。

面对真菌感染要切记“疾病治疗,诊断先行”

近年真菌诊断和治疗问题已成为性难题。目前已知的可导致人类罹患感染性疾病的真菌病原微生物有300多种,目前临床常见主要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数十种,真菌相关疾病表现较为复杂。

徐英春教授

俞云松教授谈到:“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广谱强效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导管插管、器官移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真菌在临床病原菌中的占比逐年升高。真菌感染不仅仅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面对的棘手问题。目前我国临床上真菌感染治疗的难题依旧集中出现在诊断环节,真菌感染表现复杂,不能完全依赖经验治疗,面对真菌感染要切记诊断先行。”

俞云松教授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真菌检测的基础和保障

目前较为遗憾的是,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整体诊断水平仍然较低,重视程度依然不足,检查时机及人员能力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真菌相关检测的硬件水平方面,比如,大多数医院未划分独立的真菌检测区域,独立真菌柜、真菌培养孵箱(28℃及35℃)等硬件配备尚不齐全;在真菌相关检测的人员情况方面,独立从事真菌检测人员数量有限;在真菌相关检测的开展现状方面,非培养诊断技术(G试验、GM试验及隐球菌抗原试验等)在三级综合医院中的普及率较低,涂片镜检、酵母菌药敏试验等检测方法配备齐全的医院比例很低,质量管理及标准化操作意识不强。

“侵袭性真菌病治疗策略的开展离不开真菌检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是真菌检测的基础和保障。”徐英春教授说到:“严重真菌病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变化以天计算,甚至以小时计算,及时的真菌病原学诊断结果直接关系到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在我国需要先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以推动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

多维度真菌感染检测难题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在科室设置、收治疾病种类和抗菌药物可及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耐药菌的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为了更、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同层级医院抗感染治疗及开展真菌耐药控制工作,提高医疗机构真菌病诊疗能力及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常工作。”徐英春教授介绍说“与此同时还会继续进行监测单位的建设,预计到2021年,监测单位将扩展到1000家以上。我相信随着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和微生物检测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真菌监测和诊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文章

MORE+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