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为什么要检查艾滋病?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手术前艾滋病检查俗称“术前四项检查”其中一个目的是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或感染了这种疾病。
医生认为,术前必要的病原体检查是为了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更好地防止这些疾病的医源性传播。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杨大章告诉记者:“在我院,术前艾滋病检查现在是常规项目,每个手术患者都要做。”
医源性传播是艾滋病血液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液传播是感染艾滋病毒直接的方式,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特别是“窗口期”血液(即献血者已被病毒感染,但尚未出现抗体阶段献血,不能通过现有的检测方法发现);未经严格消毒,使用受污染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灸针、口腔器械、妇产科接生器械、刀、剪子、钳子等。此外,在进行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膀胱镜检查等介入检查和治疗时,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病毒。此外,在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干预检查和治疗中,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病毒。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术前四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为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一位专家说:“近,一位老人在医院接受手术时被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毒,其病史上有其他医院输血的记录。这样,我们对她的治疗就特别谨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措施,放弃了原来的手术计划。”
根据医疗管理制度,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的诊疗安排、器械、物品和代谢物的治疗。在医院,传染病患者不能与普通患者住在同一个房间,手术时应安排在特殊感染手术室。携带这些病原体的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应通过特殊的消毒程序,如使用单独的消毒袋,除一般消毒过程外,还应多次消毒,并检查相关指标。
专家们还强调,切断医源性感染不仅对住院患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医务人员每年受锐器损伤的比例高达11%%~24%,艾滋病占三种因锐器损伤引起的感染。2%。同时,当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和体液、血液和分泌物时,感染的几率会增加。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四次检查。如果发现阳性患者,可以警告医务人员特别注意。
专家们还认为,术前四项检查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输血或手术后发现患者感染了艾滋病,是由输血和医源性感染引起的,还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或入院前感染了?这需要与患者术前或输血前检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检查,责任很容易区分;如果没有检查,那就不清楚了。”
预防医源性艾滋病
①对输血者进行艾滋病毒检测,严厉打击非法献血者。
②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针灸针的广泛应用,使用后严格破坏;手术器械、内窥镜等相关设备应严格消毒。
③在艾滋病毒感染较高的地区,有必要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艾滋病毒检测。
④艾滋病病毒通过器官、组织或人工受精传播,值得注意。
(复禾医院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