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想当太监,要了解奶制品或者睾丸癌。

天镇县男科医院

25岁小伙洗澡发现睾丸肿块,检查竟是睾丸癌!专家表示,他的年龄正处于睾丸癌多发年龄段。“隐睾是导致睾丸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肿瘤没有发生转移,95%可,大部分能保留生育功能。”专家如此说。

洗澡摸到硬块原是睾丸癌

25岁的小李今年刚结婚,半个月前他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自己的左侧睾丸有一个1厘米大小的肿块,质地坚硬,没有压痛。带着疑问,小李忐忑不安地来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接诊的泌尿外科医生在小李的左侧睾丸摸到一个1×2厘米大小的硬块,边界不清晰。检查的结果证实了小李的担心:他患有左侧睾丸癌,为此必须马上接受手术治疗。“癌症不是老年人高发吗?我这么年轻为什么会患睾丸癌?切除病变睾丸后,还能不能生育?”

小李提出连串疑问。

对此,医生给解释说:“睾丸癌只占男性类癌症总数的1%”

医生说,“该病多发于15~39岁的男性,而此年龄段刚好涵盖了男性的生育高峰期,所以它是此阶段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他表示,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导致睾丸癌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但其中危险的是隐睾。隐睾是男性出生时睾丸未能降入阴囊而滞留于腹腔内形成的,即便通过手术治疗,其发生恶变的几率仍为正常人的20倍,如果一直未能取出,则恶变几率可达50%以上。

男性不育患睾丸癌几率大增20倍

近年来,男性不育患者越来越多,这使得男性不育问题让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男性不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在美国《泌尿科期刊》中有专家指出,不育男性罹患睾丸癌的几率较高。所以建议男性不育患者,一旦发现自己精子有问题,还必须做睾丸癌的筛查工作。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表示,睾丸癌本是年龄在15岁—35岁男性中常见的一种癌症,总发病率并不高,通常是可的,尤其在早期阶段,率更高。但美国近25年来,该病罹患率却大大增加了,这与该年龄段男性不育比例增加十分相似。

研究专家历时10多年,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追踪,发现精子数量较低或者精液有问题者,罹患睾丸癌几率比一般人高约20倍。因此,此类男性有必要定期做睾丸癌筛查。

男人吃乳制品太多当心睾丸癌侵袭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者中,那些乳制品食用量较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也相对更高。特别是那些乳酪食用量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出87%。而在全体参与测试者中,午餐肉类食用量同样与睾丸癌发病率有很大关联。

研究人员并未发现所调查的15种营养物质与患睾丸癌的概率是否有关联;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睾丸癌中的一种有少量关联。不过研究人员总结说,虽然目前的研究显示,乳制品的摄取和睾丸癌的患病概率增加似有关系,但在睾丸癌的成因中,饮食结构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还需进一步研究。

睾丸癌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睾丸癌与饮食、性格、环境等都紧密相连。

1、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以激素类种植、养殖食物为危险。如烧烤、煎炒、炸、过于油腻等食物也是引起肿瘤的根源。一些采用农药、化肥种植的食物也是应该避免的。隔夜的饭菜不应该吃,含致癌的亚硝酸盐类。

2、性格方面

性格方面对睾丸影响很大,因为睾丸区属于内分泌系统,性格很容易影响到。临床调查发现,大量的睾丸增生或者肿瘤的人群,具有负性性格、不开朗、长期抑郁压抑等。应该注意在生活中合理发泄情绪、不压抑、善于积极思考问题,比如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等待问题的解决。

3、环境方面

少接触污染空气的地方或工作。此外对于辐射的机器要适当远离:比如电脑、电磁炉、微波炉、手机要远离睡眠区;对于躁声大的地方,适当远离。

需要说明的是,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非常吃乳制品的男性就一定会患上睾丸癌。对于平时工作繁忙且生活压力大的男性来说,好能定期做个防癌体检,常见的防癌体检项目有肿瘤标志物和PET-CT等等。

编辑:

别太担心睾丸肿块不一定是得了睾丸癌

救男性睾丸扭转关键八小时要抓住

男性睾丸炎就是它们“搞”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专业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包皮包茎、男性不育、泌尿感染等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