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与男性官肿瘤病理与遗传学》中的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前列腺癌占95%以上,所以前列腺癌通常是指前列腺癌。2102年,我国肿瘤登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六。55岁前发病年龄较低,55岁后逐渐增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高峰年龄为70岁~80岁。家族遗传性前列腺癌患者年龄较早,年龄较大≤43%的55岁患者。
前列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前列腺癌引起的症状可分为两类:
1、压迫症状
逐渐增大的前列腺腺体压迫尿道会导致进行性排尿困难,如尿线细、射程短、尿流缓慢、尿流中断、尿后滴水、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等。此外,还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甚至尿失禁。肿瘤压迫直肠可引起大便困难或肠梗阻,输精管也可引起射精缺乏、会阴疼痛和坐骨神经辐射。
2、转移症状
前列腺癌可侵入膀胱、精囊和血管神经束,导致血尿、血精和阳痿。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下肢水肿。前列腺癌常发生骨转移,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和截瘫。前列腺癌还可侵入骨髓,导致贫血或全血象减少。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直肠诊断,血清PSA、CT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MRI。由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率高,核素骨扫描检查通常在决定治疗方案之前进行。前列腺癌的诊断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可以通过组织学分级来评估。常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根据前列腺癌组织中主要结构区和次要结构区的评分之和分为2~10分,分化好的是1+1=2分,差的是5+5=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