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坦言:心梗发病前,会有四个信号,若能抓住一个,就很幸运了

心梗发作前的预警信号,往往被我们当作“小毛病”忽略。那些看似普通的身体反应,其实是心脏在拼命发送求.救信号。如果能及时识别这些征兆,或许就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医生坦言:心梗发病前,会有四个信号,若能抓住一个,就很幸运了

一、容易被忽视的四种前兆

1、不典型的胸痛感

很多人以为心梗都是剧烈胸痛,实际上早期可能是闷胀感或压迫感。有患者描述就像“胸口压着块大石头”,这种不适可能持续数分钟或反复出现。

2、莫名其妙的疲劳

没有剧烈运动却突然虚脱无力,连刷牙都累得气喘。这种异常疲惫感源于心脏供血不足,尤其要警惕伴随冷汗的情况。

3、非胃病引起的恶心

约40%的心梗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常被误认为肠胃炎。区别在于这种恶心往往伴有胸闷、心慌等心脏不适症状。

4、放射性的疼痛

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下巴甚至牙床放射。有案例显示,患者最初以为是牙痛就诊,结果查出是心脏问题。

二、为什么这些信号常被错过?

1、症状具有欺骗性

心梗前兆有时类似感冒、胃病或肌肉拉伤,容易造成误判。中老年人更易出现非典型症状,女性患者尤为明显。

2、存在个体差异

糖尿病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痛感,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而高血压患者对轻微不适的敏感度较低。

3、发作时间不固定

约1/3的心梗发生在夜间睡眠时,症状容易被忽略或归咎于睡姿不当。

三、抓住黄金抢.救时间

1、立即停止所有活动

出现可疑症状时马上静坐或平躺,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加重心脏负担。

2、正确服用急救药物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暂时缓解症状,但血压低于90/60mmHg时禁用。

3、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从症状出现到打通血管的理想时间窗是120分钟内,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增加7.5%。

四、预防胜于治疗的要点

1、定期监测基础指标

每年检查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能降低70%心梗风险。

2、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后2年内,心血管风险可降至接近非吸烟者水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也有显著保护作用。

3、学会减压技巧

长期压力会使血管内皮受损,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方法能改善心脏供血。

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值得我们付出十二分的关注。记住这些预警征兆,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身边可能突发意外的亲人多争取一份生机。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护心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