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哪个更重要?血糖怎么测最准?涨知识了
测血糖这件事,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要么只盯着空腹血糖,要么只关注餐后血糖。其实这两个指标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了哪条都走不稳当。想知道你的血糖监测方法对不对?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说清楚。
一、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关系
1、空腹血糖是基础值
反映的是人体在8-10小时未进食状态下的血糖水平。这个数值能体现肝脏调节血糖的能力,也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标准之一。
2、餐后血糖是应激反应
测量的是进食后2小时的血糖值。它能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对早期糖尿病筛查特别敏感。很多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却已经超标了。
二、血糖监测的黄金法则
1、不同人群侧重点不同
糖尿病患者要同时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健康人群体检时重点关注空腹血糖,但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建议加测餐后血糖。
2、测量时间有讲究
空腹血糖要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测量。餐后血糖要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满2小时时测量。注意测前不要刻意控制饮食。
3、测量方法要规范
采血时要让手臂自然下垂,用酒精棉片消毒后,等酒精完全挥发再采血。第一滴血要擦掉,用第二滴血检测更准确。
三、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情绪影响不可小觑
紧张、焦虑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使血糖升高10%-20%。测量前要保持心情平静。
2、季节变化有差异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代谢会自然加快,血糖可能比夏.季略高,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紧张。
3、药物干扰要注意
某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会影响血糖值。如果正在服药,要提前告知医生。
四、日常管理小技巧
1、建立监测记录
把每次测量的数值、时间、当天饮食和运动.情况都记下来。这样就医时医生能更准确判断。
2、定期校准仪器
家用血糖仪每半年要校准一次。可以带到医院和静脉血检测结果做对比,误差超过15%就要更换试纸或仪器。
3、注意保存条件
试纸要密封避光保存,温度最好在10-30℃之间。过期的试纸千万别用,会影响测量结果。
血糖监测看似简单,里面的门道可不少。记住一个原则: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像车的两个前轮,只有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稳稳当当开向健康。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半年做一次系统检查,把糖尿病这个“甜蜜的杀手”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