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大妈频繁腿痛,以为是关节炎,医生检查后,大妈无语了

57岁的李阿姨最近总抱怨腿疼,起初以为是上了年纪常见的关节炎,贴了几副膏药不见好转。直到某天洗澡时发现小腿皮肤出现奇怪的网状青斑,这才意识到问题没那么简单。去医院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原来困扰她的根本不是关节炎!

57岁大妈频繁腿痛,以为是关节炎,医生检查后,大妈无语了

一、腿痛背后的真.凶是谁?

1、血管里的“隐形杀手”

检查报告显示李阿姨患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内壁堆积的脂质斑块已经堵塞了70%的血流通道。这种病初期症状和关节炎极其相似,都会出现行走时下肢酸痛。

2、危险信号别忽视

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走200米左右就感觉小腿肌肉胀痛,休息几分钟又能继续走。很多患者误以为是缺钙或劳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高发人群要警惕

长期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人群最易中招。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保护作用减弱,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二、如何区分关节炎和血管问题?

1、疼痛特点不同

关节炎疼痛多集中在膝盖关节处,活动时加重;血管性疼痛则多发于小腿肌肉,休息后缓解明显。

2、观察皮肤变化

血管病变往往伴随皮肤温度降低、毛发脱落、指甲增厚等供血不足表现,关节炎通常没有这些症状。

3、简单自测方法

平躺抬高双腿45度,观察脚底颜色。如果很快变得苍白,提示可能存在动脉供血问题。

57岁大妈频繁腿痛,以为是关节炎,医生检查后,大妈无语了

三、预防血管堵塞的三大法宝

1、饮食要会“挑食”

多吃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天保证500克蔬菜摄入,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2、运动讲究方法

推荐“走路-休息-走路”的间歇训练模式,每天累计快走30分钟。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后要做足热身。

3、定期血管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踝肱指数检测,糖尿病患更要每半年检查下肢动脉超声。

四、已经出现症状怎么办?

1、及时就医别拖延

血管堵塞超过70%就需要专业治疗,药物、手术等方式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改变生活方式

立即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晚上睡觉可用枕头垫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3、做好足部护理

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每天检查双脚有无伤口。洗脚水温不超过40℃,避免烫伤。

57岁大妈频繁腿痛,以为是关节炎,医生检查后,大妈无语了

李阿姨的经历给所有人提了个醒: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机。特别是三高人群,出现不明原因腿痛千万别硬扛,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严重后果。从今天开始,关心血管健康就是关爱自己的生命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