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是“拖”出来的,初期如有这些“疼痛”,要早做筛查

糖尿病这个“甜蜜的杀手”总是悄无声息地潜入生活。很多人直到体检报告上出现异常数值,才惊觉自己早已成为“糖友”大军中的一员。其实身体早就发出过求.救信号,只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疼痛”警.报,常常被我们当成了普通疲劳。

糖尿病多是“拖”出来的,初期如有这些“疼痛”,要早做筛查

一、这些异常疼痛可能是血糖在报.警

1、脚底针刺样疼痛

高血糖会损伤末梢神经,导致双脚出现蚂蚁爬行感或针刺样疼痛。这种不适往往从脚趾开始,夜间尤为明显。约6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这种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2、小腿肌肉酸痛

血糖异常会影响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造成乳酸堆积。很多患者在确诊前都有过不明原因的小腿酸胀感,运动后反而会加重。

3、手指关节僵硬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加速关节老化。晨起手指僵硬、握拳困难,可能是糖尿病性关节病的早期表现。这种情况在更年期女性中尤为常见。

二、容易被误会的危险信号

1、反复牙龈肿痛

口腔黏膜在高糖环境中更易感染,很多人把反复发作的牙周炎简单归结为“上火”。其实这可能是血糖失控导致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2、餐后胃部隐痛

糖尿病会引发胃轻瘫,造成胃排空延迟。饭后腹胀、隐痛不要总以为是消化不良,特别是伴随恶心呕吐时更要警惕。

3、皮肤瘙痒难忍

高血糖会使皮肤神经末梢异常放电。没有皮疹却全身瘙痒,尤其是外阴部位反复瘙痒,很可能是代谢异常的信号。

三、三类人群要特别当心

1、有家族史的青壮年

糖尿病多是“拖”出来的,初期如有这些“疼痛”,要早做筛查

父母一方患糖尿病,子女患病风险增加3倍。35岁后每年都应检测空腹血糖。

2、妊娠期血糖偏高者

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5-10年,有50%概率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

3、长期熬夜的上班族

持续应激状态会升高皮质醇水平,直接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

四、筛查防治要趁早

1、检测不能只看空腹血糖

要结合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避免漏诊。

2、控制体重很关键

腰围超过85cm(女)/90cm(男)就是高危人群,减重5%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3、运动讲究方法

推荐餐后1小时快走20分钟,比剧烈运动更利于平稳血糖。

4、饮食调整有窍门

用莜麦、鹰嘴豆等低GI主食替代精米白面,每天保证500克深色蔬菜。

糖尿病多是“拖”出来的,初期如有这些“疼痛”,要早做筛查

糖尿病前期是完全可逆的阶段。当身体出现这些特殊的“疼痛语言”,别急着吃止痛药,先测个血糖更明智。记住:早发现三个月,可能就少受十年并发症之苦。现在就去翻翻体检报告,看看你的血糖值是否还在安全区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