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淤堵从肚起?医生:3招通身,脾胃强,痰湿怎会留踪迹!
肚子摸起来硬邦邦的,喝口水都感觉堵在胃里不消化?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给脾胃“疏堵”了!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而气的运行枢纽就在腹部。那些总也减不下去的小肚子、反复发作的口臭、睡不醒的疲惫感,很可能都是脾胃淤堵发出的信号。
一、为什么淤堵总爱找上肚子
1、久坐不动让气血“堵车”
每天超过6小时坐着不动,腹腔血液循环速度会下降40%。就像高峰期的环线,气血运行一旦滞缓,代谢废物就会在腹部堆积。
2、寒凉饮食冻住脾胃阳气
冰奶茶配麻辣烫的吃法,就像往发动机里倒冰块。脾胃需要38℃左右的工作环境,经常吃冷饮会让消化酶“罢工”。
3、情绪压力形成“死结”
焦虑时能明显感觉胃部发紧,这是交感神经在作祟。长期紧张会使胃肠蠕动紊乱,形成上热下寒的淤堵体质。
二、三步疏通法给身体“解堵”
1、晨起揉腹唤醒脾胃
平躺屈膝,用掌心围绕肚脐顺时针揉81圈,再逆时针揉36圈。注意要先搓热手掌,力.度以能带动皮下组织为宜。这个动作能刺激天枢、大横等穴位,促进肠道蠕动。
2、午后茶饮化解痰湿
取炒薏米15克、茯苓10克、陈皮3克煮水代茶。这道茶方就像给脾胃装了小水泵,特别适合饭后胀满、舌苔厚腻的人群。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加5朵杭白菊。
3、傍晚散步消食导滞
饭后30分钟慢走20分钟,步幅要比平时小,重点感受腹部随着呼吸起伏。这个时段走动能加速胆汁分泌,帮助分解肠道油脂。
三、日常养护防淤堵
1、饮食遵循“三温原则”
吃温热的食物、喝温开水、饭菜温度保持在40-50℃。秋.冬.季可多吃些南瓜、山药、小米等甘温食材。
2、睡前做“还阳卧”
仰卧双脚掌相对,膝盖向两侧打开,双手叠放在肚脐上。保持15分钟,这个姿势能拉伸肝经,改善腹部气血循环。
3、管理好“情绪阀门”
遇到压力时先做三次深呼吸,想象把郁气呼出体外。平时可以多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这是天然的“消气按钮”。
坚持这套方法两周,你会惊喜地发现:肚子不再胀鼓鼓的,晨起口苦减轻了,连皮肤都透亮起来。记住,身体的淤堵不是一天形成的,疏通也需要耐心。从今天开始,每天给脾胃15分钟专属护理时间,让它恢复本该有的轻盈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