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医生:脑梗发作前,身体或早有提醒,不要无视了!

脑梗这个“隐形杀手”来临时,身体其实早就拉响了警.报,只是很多人把这些信号当成了“小毛病”。那些被忽视的细微变化,可能就是大脑在拼命求.救。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些生命密码,关键时刻能救.命!

神经内科医生:脑梗发作前,身体或早有提醒,不要无视了!

一、容易被误读的5大预警信号

1、突然出现的“老花眼”

看东西突然模糊或视野缺损,持续几分钟又恢复正常。这不是眼睛疲劳,可能是视网膜动脉暂时性缺血的表现。

2、无缘无故咬到舌头

吃饭时频繁咬到舌头或嘴角,说话突然不利索,暗示运动神经控制出现了问题。

3、晨起持续头晕

特别是伴随恶心呕吐的眩晕感,不同于普通头晕,往往是小脑或脑干缺血的特征。

4、短暂性记忆断片

突然想不起常用密码或熟悉路线,这种片段性遗忘比整体记忆力下降更危险。

5、异常疲惫感

没干什么却累得.手指都抬不起来,这种难以解释的乏力可能是脑供血不足。

二、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1、高血压患者

血压波动时最容易出现腔隙性梗死,要格外留意细微症状变化。

2、长期熬夜人群

睡眠不足会导致脑血管痉挛,增加微小血栓形成风险。

3、颈椎病患者

椎动脉受压时可能引发后循环缺血,出现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症状。

4、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会损伤微小血管,即使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也要警惕。

5、长期吸烟者

尼古丁会持续损伤血管内皮,使脑梗风险增加3-5倍。

三、抓住黄金抢.救时间

1、记住“FAST”原则

Face(面部下垂)、Arm(手臂无力)、Speech(言语不清)、Time(立即就医)。

2、不要盲目服药

阿司匹林不能乱吃,出血性脑梗服用会加重病情,必须CT确诊后用药。

3、保持呼吸道通畅

等待救护车时让患者侧卧,清除口腔异物,避免呕吐物窒息。

4、记录发病时间

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记录,对医生判断能否进行溶栓治疗至关重要。

5、就近送医原则

不要执着于大医院,争取在3-4.5小时黄金时间内获得专业救治。

四、日常预防更重要

1、监测晨起血压

起床后1小时内测量,控制在135/85mmHg以下更安全。

2、补充叶酸和B族

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群,适当补充可降低30%脑梗风险。

3、改变睡姿习惯

避免长时间仰头或趴睡,防止椎动脉受压。

4、控制洗澡水温

过热洗澡会使血管急剧扩张,建议水温保持在38-40℃。

5、练习抗阻运动

每周2次哑铃或弹力带训练,能增强血管弹性。

这些预警信号就像身体的摩尔斯电码,破译它们就能赢得救.命时间。特别提醒有家族史的朋友,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健康无小事,今天的警惕可能就是明天的生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