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研究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酱油瓶上的健康密码,可能比你想的更复杂。厨房里那瓶黑褐色的调味料,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说远离酱油和味精就能让血压“立竿见影”下降,这种说法到底有几分真实?

医生研究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一、酱油与血压的微妙关系

1、钠含量是核心问题

每10毫升酱油约含钠575毫克,相当于1.4克食盐。对于需要控血压的人群,这个数字确实值得警惕。但市面上已有减盐酱油,钠含量能降低30%左右。

2、发酵工艺的双面性

传统酿造酱油含有的钾元素能部分抵消钠的影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肽物质还可能帮助血管舒张。不过这些有益成分的含量,远不足以完全抵消钠的负面作用。

二、味精的血压迷思

1、谷氨酸钠的真相

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其钠含量约为食盐的1/3。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常与高盐食物共同出现,比如烧烤、火锅等重口味饮食场景。

2、鲜味陷阱要当心

味精的提鲜作用会增强食欲,间接导致更多高盐食物的摄入。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味精的人群,高血压风险确实会轻微上升。

三、科学控盐的四个策略

1、巧用替代方案

用香菇粉、虾皮粉等天然鲜味剂代替部分酱油,柠檬汁、食醋等酸味调料也能减少对咸味的依赖。

2、控制总量比戒断更重要

医生研究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完全戒断酱油和味精并不现实,建议将每日酱油用量控制在15毫升以内,使用后不再额外加盐。

3、注意隐形盐分

挂面、饼干等加工食品中的隐藏钠,往往比调味料更值得警惕。购买时注意营养成分表的钠含量。

4、分阶段减盐法

突然大幅减盐可能引发不适,可以每周减少10%的用量,让味蕾有2-3周的适应期。

四、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1、高血压患者

建议选择低钠酱油,使用时用量减半。做菜时后放酱油,能让咸味更明显。

2、肾功能异常人群

需要严格计算每日钠摄入总量,酱油用量最好由营养师个性化指导。

3、老年人

味觉退化容易过量使用酱油,建议使用带刻度的小油壶,量化每日用量。

医生研究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完全避开酱油和味精并非降压的万能钥匙,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减盐体系。与其纠结某一种调料,不如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记住,血压管理是场持久战,需要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配合。从今天开始,试着把酱油瓶换成小号包装,或许就是迈向健康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