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糖尿病还没有这3并发症,说明还不算严重,做好这4事

糖尿病就像个潜伏的隐形杀手,早期往往不声不响,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暗度陈仓”好几年了。但别慌,如果还没出现这三个危险信号,说明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内。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做好四件事,完全可以把血糖管得服服帖帖!

医生提醒:糖尿病还没有这3并发症,说明还不算严重,做好这4事

一、三个危险警.报要警惕

1、视力模糊像隔层毛玻璃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刚开始可能只是偶尔视物模糊,逐渐发展成视野缺损。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非常必要。

2、手脚像戴了棉手套

肢体远端出现对称性麻木、刺痛感,这是典型周围神经病变表现。晚上症状加重时,连被子重量都可能引发不适。

3、伤口愈合速度变慢

正常擦伤3-5天结痂,糖尿病患者可能两周都不见好。下肢尤其要注意,小小破口可能发展成慢性溃疡。

二、控糖黄金四件事

1、饮食管理有门道

每餐先吃半碗绿叶蔬菜打底,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种进食顺序能让餐后血糖波动更平缓。记住“三白”要少吃:白米饭、白面条、白面包。

2、运动讲究时间差

早餐后1小时快走20分钟效果最佳,这时胃肠消化已进入状态,运动能直接消耗刚吸收的葡萄糖。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

3、睡眠质量要保障

深度睡眠时人体对胰岛素最敏感,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尤其要抓住23点-3点这段黄金修复期。睡前2小时别刷手机。

4、压力管理很重要

压力激素会直接对抗胰岛素,学会正念呼吸法:用4秒吸气、7秒屏息、8秒呼气,每天练习5组就能显著降低应激反应。

医生提醒:糖尿病还没有这3并发症,说明还不算严重,做好这4事

三、日常监测小技巧

1、血糖仪使用时机

不要只测空腹血糖,重点监测餐后2小时数值。记住“7-8-9”原则:空腹<7,餐后<8,睡前<9(单位mmol/L)。

2、身体信号别忽视

突然特别想吃甜食、频繁起夜、容易疲劳,都可能是血糖失控的前兆。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比单次血糖更有参考价值。

3、药物服用要规范

降糖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某些药物需要固定时间服用。如果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吃15克含糖食品。

四、特别注意事项

1、每年全面体检不能少

除了常规血糖检测,要重点查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超声和神经传导速度。这些项目能发现早期并发症。

2、足部护理要精细

每天检查脚底,用不超过37℃的水洗脚,擦干后尤其注意趾缝。选择浅色袜子便于发现渗液,指甲要平着剪。

3、旅行出差备好应急包

随身携带血糖仪、快速升糖食品和病情说明卡。跨时区旅行要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时间。

4、接种疫苗别忘记

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每年流感疫苗。

医生提醒:糖尿病还没有这3并发症,说明还不算严重,做好这4事

控糖是场持久战,但绝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惩罚。有位糖友把血糖监测当成每日健康打卡,配合饮食运动调整,五年过去各项指标比确诊时还好。记住今天的自律,就是为明天争取更多美食自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