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胰腺癌被误诊为“老胃病”!医生:出现这种胃痛要当心
胃痛谁没经历过?但有种"胃痛"特别狡猾,它伪装成普通胃病,连老病号都可能被骗——最近某三甲医院消化科就接诊了一位把胰腺癌当胃病治了半年的患者。这种疼痛有个致.命特点:平躺加重,前倾减轻,像有个隐形拳头在抵着你的上腹部。
一、3种最易混淆的"胃痛"特征
1、疼痛位置会"跑"
普通胃痛多在中上腹,胰腺问题常偏左或偏右。有个简单判断法:用手指按压剑突下,胃痛会明显,胰腺问题压痛感反而较轻。
2、伴随症状藏玄机
除了腹痛,突然出现的脂肪泻要警惕。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足时,大便会有特殊油花,甚至粘在马桶上冲不干.净。
3、疼痛与饮食的"时差"
胃溃疡多是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常是空腹痛,而胰腺问题疼痛持续且与进食关系不大,夜间反而可能加重。
二、5类高危人群要筛查
1、长期吸烟喝酒的人
烟草中的亚硝胺是明确致癌物,酒精会直接刺激胰腺细胞。每天1包烟+3两白酒,风险比常人高5-8倍。
2、突发糖尿病患者
40岁后突然出现血糖升高,特别是没有家族史、体型偏瘦的人,要排查胰腺问题。胰腺肿瘤可能破坏胰岛素分泌细胞。
3、慢性胰腺炎患者
反复炎症会导致胰腺组织纤维化,这类患者每年要做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
4、肥胖人群
BMI超过30的人,体内慢性炎症状态可能诱发细胞突变。腰围超过85cm(女)/90cm(男)尤其要注意。
5、有家族遗传史者
直系亲属患胰腺癌,自身风险增加4-6倍。建议40岁后每2年做一次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
三、黄金检查组合拳
1、肿瘤标志物CA19-9
敏感度约80%,但胆道炎症时也会升高,要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2、增强CT检查
能清晰显示胰腺形态,检出率可达90%以上,是首选检查手段。
3、超声内镜检查
对小于2cm的肿瘤特别敏感,还能同时取活检,但属于有创操作。
4、PET-CT检查
适合排查转移灶,但因费用较高,通常不作为常规筛查。
四、预防记住这4点
1、戒烟限酒
即使每天只吸5支烟,风险也显著增加。戒酒3年以上,风险可降低至普通人水平。
2、控制体重
将BMI维持在18.5-24之间,腰围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合理饮食
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保证500g新鲜蔬菜,尤其要多摄入深色蔬菜。
4、定期体检
40岁后每年做腹部超声,高危人群加做肿瘤标志物检测。
那种弯腰才舒服的"胃痛",真的不能硬扛。有位患者就是靠这个特征引起医生警.觉,最终查出了2cm的早期肿瘤。现在医疗技术进步了,早期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30%以上。关键是要记住:异常腹痛超过两周,别自己乱吃胃药,及时就医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