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异常或是结肠癌“预警灯”,很多人不重视,2个检查帮助发现
最近有位30岁的程序员发现大便变细,还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导致的,结果体检时发现了早期结肠问题。其实我们的肠道很聪明,它会通过各种信号告诉我们是否健康。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排便异常信号。
一、这些排便变化要警惕
1、形状改变要留心
正常的大便应该像香蕉一样光滑柔软。如果突然变得像铅笔一样细,或者表面出现凹槽,可能是肠道内壁出现异常。持续一周以上的形状改变就值得注意。
2、颜色异常别大意
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棕黄色的。如果出现黑色柏油样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鲜红色血便则可能来自下消化道。但要注意,吃红心火龙果也会让便便变红,别自己吓自己。
二、两个关键检查不能省
1、粪便潜血检查
这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微量出血。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检查前3天要避免吃红肉、动物血等食物,以免影响结果。
2、肠镜检查
肠镜能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是诊断的金标准。普通人群建议从45岁开始每5-10年做一次。检查前需要严格清肠,虽然过程有点难受,但能及时发现息肉等病变。
三、预防胜于治疗
1、饮食要"三多三少"
多吃全谷物、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少红肉、少油炸、少腌制食品。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清洁工",每天要保证25-30克摄入量。
2、运动要"适量持久"
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都不错。久坐不动会让肠道也变"懒",建议每小时起来活动3-5分钟。
3、作息要"规律稳定"
肠道也有自己的生物钟,尽量固定排便时间。早晨起床后喝杯温水,能帮助建立规律的排便反射。
肠道健康知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人不多。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排便情况,把这两个检查列入体检清单。记住,早期发现的肠道问题,大多数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别等到身体发出严重警.告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