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酱油,对身体有没有害?生抽、老抽、味极鲜,有啥区别?
酱油瓶上的秘密,90%的人都不知道!厨房里那瓶黑色液体,到底是调味神器还是健康杀手?生抽老抽傻傻分不清?今天一次说清楚。
一、酱油到底安不安全
1、酿造工艺决定品质
传统酿造酱油要经过6个月以上发酵,现代工艺的配制酱油可能只需72小时。选购时注意看配料表,大豆、小麦、盐这三样才是真酿造。
2、不必过分担心焦糖色
老抽的深褐色来自焦糖色素,国际食品添加剂委员会认定其安全性。只要购买正规品牌,正常食用量不会致癌。
3、钠含量需要警惕
每10ml酱油约含钠600mg,相当于每日建议量的1/3。高血压人群建议选择低盐款,或使用量减半。
二、生抽老抽味极鲜的玄机
1、生抽:调味界的"鲜味炸.弹"
发酵时间最长,含更多氨基酸。适合凉拌、蘸食,炒菜时最后加入能最大限度保留鲜味。
2、老抽:上色专业户
添加了焦糖色,红烧卤味必备。使用时要注意先放老抽上色,后放生抽调味,顺序错了影响成品效果。
3、味极鲜:鲜味增强版
添加了呈味核苷酸等鲜味剂,鲜度是普通酱油的3-5倍。煲汤时滴几滴就能提鲜,但不宜过量使用。
三、4个使用误区要避开
1、高温久煮破坏营养
酱油中的氨基酸在120℃以上会分解,爆炒时应该最后淋入。炖煮菜品也不要过早加入。
2、开封后随意存放
建议放冰箱冷藏,特别是玻璃瓶装产品。塑料瓶装的要避免阳光直射,最好3个月内用完。
3、所有菜都放酱油
清炒时蔬、海鲜等本味鲜美的食材,加了酱油反而掩盖原味。白灼菜系建议用盐替代酱油。
4、迷信"零添加"概念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某些自称零添加的产品可能防腐性能更差。
四、这3类人要特别注意
1、痛风患者
酱油中的嘌呤含量虽不及海鲜,但频繁大量使用仍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2、肾功能不全者
高钠会加重肾脏负担,这类人群建议用柠檬汁、醋等替代部分酱油。
3、麸质过敏人群
传统酱油含小麦成分,要选择明确标注"无麸质"的特殊配方产品。
下次挑选酱油时,记得先摇一摇——优质酱油会产生细腻持久的泡沫。其实只要掌握好用法用量,这瓶千年传承的调味料完全可以安心享用。毕竟老祖宗吃了上千年,关键是要会挑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