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糖尿病人:55岁后不想并发肾衰,这4件事必须控制住
55岁就像人生的分水岭,身体开始悄悄拉响警.报。特别是对糖友来说,这个年纪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数据显示,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尿毒症的首要病因!别等肌酐值飙升才后悔,现在做好这四件事,肾脏能多"服役"二十年。

一、血糖管理要"稳"不要"猛"
1.避免血糖过山车
忽高忽低的血糖比持续高血糖更伤肾小球。建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控制在4.4mmol/L以内,像呵护玻璃器皿般对待血糖曲线。
2.监测要抓关键点
重点关注早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值,这两个时段的数据最能反映肾脏负荷。每周至少做1次全天七点血糖谱监测。
3.慎用某些降糖药
部分促胰岛素分泌剂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肾功能开始下降时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血压控制是保肾"生命线"
1.目标值要个性化
普通患者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已有蛋白尿者建议降到125/75mmHg。但要注意避免舒张压低于70mmHg。
2.优选护肾降压药
某些降压药在降压同时还能减少蛋白尿,相当于给肾脏穿上了防弹衣。
3.警惕清晨血压波
早晨6-10点血压高峰时段要特别关注,这个时段最容易发生肾小球损伤。
三、饮食讲究"三低一优"
1.低蛋白不是不吃

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g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一个鸡蛋+二两鱼就能满足需求。
2.低盐要落到实处
改用限盐勺做菜,每日盐量控制在3g以内。注意隐形盐,挂面、酱油都是"藏盐大户"。
3.低钾需因人而异
血钾正常不必刻意限钾,但肾功能减退者要少吃香蕉、橙子等高钾水果。
4.优质碳水巧选择
用莜麦、黑米替代精米白面,它们的血糖负荷更低且富含B族维生素。
四、定期筛查不能"偷懒"
1.尿微量白蛋白
每3个月查1次,这是肾损伤最早的警.报器。数值超过30mg/g就要警惕。
2.肾小球滤过率
每年测2次估算值(eGFR),当数值低于60ml/min时意味着肾功能已受损。
3.眼底检查别忽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就像孪生兄弟,眼底血管能直接反映肾脏状况。

特别提醒: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脚踝浮肿像发面馒头、尿泡沫多到冲不散、夜间起夜超过2次,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记住,控糖是场马拉松而不是冲刺跑,善待肾脏就是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买保险。从今天开始,给肾脏一份专属护理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