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术后复发风险高?心梗防治需牢记这点!

许多心梗患者以为做完支架或搭桥手术就万事大吉,但事实远非如此。数据显示,心梗术后2年内是复发高危险期,尤其在术后半年内,复发风险最高。曾有一位62岁的张先生,术后自行停用所有药物,半年后因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入院,心肌损伤范围扩大,心功能严重下降。这个案例警示我们:手术仅是“救命第一步”,术后管理才是降低复发的关键。

血管堵?术后复发风险高?心梗防治需牢记这点!

术后复发风险为何居高不下?

心梗术后复发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重隐患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虽能开通堵塞大血管,但仍有很多患者的“毛细血管网(微血管)”堵得死死的,轻则堵塞支架引发二次狭窄,重则封堵其他血管分支造成新的心梗;其次,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会持续削弱血管内皮修复能力,导致术后复发风险比普通人高,为血管损伤"推波助澜";更关键的是用药依从性差,擅自停用药物,会直接导致支架内再狭窄,堪称术后复发的"头号杀手"。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术后管理需全面兼顾,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让血管再次陷入危机。

防治核心:牢记“长期管理”四字诀

1.药不能停: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最新发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为破解术后复发难题,对通心络给予了推荐。通心络被推荐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用以挽救缺血心肌、防治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一项由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全国124家医院3797例STEMI患者参与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成果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刊登。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降低患者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随访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再次心肌梗死风险降低74%,预后表现突出。另一项关于“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无复流临床循证研究(ENLEAT研究)”中,结果表明,在手术治疗前和手术治疗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降低无复流发生率36.6%,缩小无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此外,有研究证实,通心络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西药的联用可以更好地稳定斑块,疏通微血管,真正达到协同增效、防治结合。

血管堵?术后复发风险高?心梗防治需牢记这点!

2.健康生活方式:防治心梗的基石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增加新鲜蔬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保持饮食均衡。控制每餐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防止体重超标。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梗风险,应坚决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大量饮酒。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学会放松和减压,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3.定期体检:给血管“做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并管理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检查。

血管堵?术后复发风险高?心梗防治需牢记这点!

心梗术后复发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可防可控。通过规范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重获高质量生活。记住:术后管理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守护血管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