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褥疮是怎么得的
褥疮在中医称为"席疮",主要因长期卧床气血瘀滞、局部受压经络受阻所致,与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脾肾阳虚、外感毒邪、护理不当五类因素相关。
1、气虚血瘀:
久病耗气或年老体弱致元气不足,推动无力则血行迟滞。受压部位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养形成溃疡。治疗宜补气活血,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减,外用当归活血膏涂敷;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培补元气;气功锻炼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循环。
2、湿热蕴结:
脾失健运生内湿,久卧发热酿湿热,浸淫肌肤则溃烂流脓。常见于糖尿病、肥胖患者。可用三妙丸清热利湿,疮面以黄柏、苦参煎汤湿敷;针刺阴陵泉、丰隆穴健脾祛湿;饮食忌肥甘厚味,推荐赤小豆薏米粥。
3、脾肾阳虚:
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脾肾阳气衰微,温煦无力则肌肉萎缩,受压处更易坏死。需用右归丸温补脾肾,配合隔姜灸神阙、命门穴;局部用阳和汤熏洗促进生肌;每日按摩涌泉穴激发阳气。
4、外感毒邪:
创面护理不当感染秽浊之邪,腐肉败血伴恶臭分泌物。急用五味消毒饮内服,疮面以金银花、蒲公英捣敷;刺络拔罐周围红肿处;严格保持床单清洁,每2小时变换体位。
5、护理失宜:
长期固定体位使局部气血闭塞,摩擦损伤表皮。预防需使用艾叶、红花填充的防褥疮垫,每日红花油按摩骨突部位;练习卧位太极"云手"活动肢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褥疮患者饮食需高蛋白补充气血,如鲫鱼汤、牛骨髓粥;阳虚者宜羊肉生姜汤,湿热体质选冬瓜薏仁汤。每日进行床上抬臀运动,配合呼吸吐纳。护理重点在于每1-2小时协助翻身,骨突处垫软枕,便后及时清洁。已形成溃疡需专业清创,避免自行挑破。中医特色疗法如药线引流、生肌玉红膏外用均有显著疗效,但Ⅲ度以上褥疮需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