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男孩时,不想让儿子成为“妈宝男”,妈妈在这些方面要注意

"我儿子都20岁了,还不会自己洗袜子!"妈妈崩溃的背后,藏着多少养育误区?

最近,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吐槽:儿子上大学了,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甚至连袜子都要攒着带回家让她洗。评论区炸开了锅,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我家也是"、"现在的男孩怎么都这样?"

在养育男孩时,不想让儿子成为“妈宝男”,妈妈在这些方面要注意

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有些男孩长大后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宝男"?其实,问题往往出在小时候的养育方式上。妈妈们如果不想让儿子变成这样,这几个关键点一定要注意。

1.别把儿子当"小皇帝"养

很多妈妈觉得"男孩要富养",于是包办一切:书包妈妈背、鞋带妈妈系、作业妈妈催......结果呢?孩子习惯了被伺候,长大后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

男孩的独立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锻炼出来的。你越早放手,他越早学会独立。

2.别替儿子解决所有问题

有些妈妈见不得儿子受一点委屈:和同学闹矛盾?妈妈去学校理论;作业不会写?妈妈帮忙查资料;甚至大学选专业,都要妈妈拍板......这样的男孩,长大后遇到困难第一反应不是想办法,而是"找妈妈"。

关键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妈妈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代劳。

3.别让儿子觉得"哭就是软弱"

很多妈妈教育男孩时会说:"男子汉不能哭!"、"男孩子要坚强!"结果,男孩学会了压抑情绪,要么变得冷漠,要么用错误的方式发泄(比如打架、摔东西)。

情绪健康的男孩,未来的人际关系会更顺畅,心理也更强大。

在养育男孩时,不想让儿子成为“妈宝男”,妈妈在这些方面要注意

4.别让爸爸在养育中"隐形"

很多家庭里,爸爸忙于工作,教育孩子的责任全落在妈妈身上。结果,男孩缺少男性榜样,容易变得优柔寡断,或者过度依赖妈妈。

爸爸的陪伴,能帮助男孩建立性别认同,学会更果断、更有责任感。

5.别用"听话"来衡量儿子的好坏

"乖"、"听话"是很多妈妈对儿子的最高评价。但过于听话的男孩,容易失去主见,长大后变成"妈宝男",甚至婚姻都要妈妈插手。

有主见的男孩,未来才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养育男孩,妈妈要学会"适时退出"

心理学家李玫瑾曾说:"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父母逐渐退出的过程。"尤其是男孩,妈妈越早学会放手,他越能成长为独立、有担当的人。

1、每天给孩子一项小任务(比如整理书桌、喂宠物)

2、遇到问题先问他"你觉得呢?"

在养育男孩时,不想让儿子成为“妈宝男”,妈妈在这些方面要注意

3、每周让爸爸单独带娃半天

别等到儿子20岁了还不会洗袜子才后悔。真正的爱,不是替他做好一切,而是教会他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