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骨骼脆弱性疾病,主要与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及病理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环境因素包括长期缺乏阳光照射导致维生素D不足,以及饮食中钙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生理因素中,年龄增长是主要诱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加快。长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外伤如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骨量进一步流失。病理因素包括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这些都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需要多管齐下。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和绿叶蔬菜。运动方面,选择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和抗阻训练如举哑铃有助于增强骨密度。药物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补充剂、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特立帕肽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体重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