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中医治病慢,小病不找中医,大病中医帮不上忙,其实这是个误解,中医并不是的“慢郎中”,就比如支气管扩张这种慢性病,如果用西医治疗,可能需要终身服药,但中医却能把症状控制住,减少或者避免患者反复复发。
云太医叶枫主任再三表示,中医药人一直勇于在危急重症的救治中充当先锋主力,探索出一条以中医药为主导的危急重症救治之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支扩患者咯血,病因病机几何?
58岁的李某,十年前确诊了支气管扩张,从北京到上海到处求医,但支扩还是没治好,一复发就咯血,严重的时候每天的出血量能达到500毫升。后经患者群群友介绍,辗转到郑州找到了云太医叶枫主任。
诊见:胸闷心慌,时有咽痒,咳嗽,口苦口干,纳差,大便干,面红,舌偏红苔薄微黄干,脉细浮滑数。
云太医叶枫主任表示,支气管扩张这个病在中医里归“肺痿”、劳嗽”等范畴。自古以来,中医都对支气管扩张深有研究,《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巨作都对“肺痿”的病因病机以及疗法有明确的记载。
近一点的,清代医家,重点探索了辨治之法,如张璐将肺痿的治疗要点归结为:“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痰,补真气。
那么究竟该怎么治疗支扩呢?
云太医叶枫主任表示,支扩的治疗,大原则一定要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准则,也就是急性加重期以治标为主,兼以补虚扶正,病情控制好了,再追求治本,治本一定要兼顾肺、脾、肾三脏,因为支扩的病位虽然在肺,但此病病程长,易反复,时间一久就会牵连到脾、肾两脏,最终造成肺、脾、肾三脏俱损。
子盗母气,肺病日久必使脾脏受累,脾失健运,则痰饮内停,上渍于肺,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久病及肾。
肺阴不足,可累及于肾,肺虚肾失滋生之源,肾虚相火灼金,阴虚火炎,可见干咳无痰,或咯血。
活用经方,巧治支扩
对于李先生的病情,云太医叶枫主任在第一次开方时遵循的就是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开方如下:麦冬、紫菀、桑白皮、法半夏、淡竹叶、白芷、潞党参、钟乳石(先煎)、天冬、山茱萸、白术、白芍、炙远志、紫檀、炙甘草、生姜、红枣。
云太医叶枫主任解释道,因为李先生还兼有肺气肿、肺大泡等病,属于多病缠身,所以用到了合方,药材数量超过了13味。患者咯血量大,需要用到麦门冬汤合审平汤抑火救金,先缓住病情,再择机从根上治疗,就像是救火,肯定是先把火浇灭了,才对房子进行抢修,火不灭,修修补补只能做无用功。
此方过后,咯血的现象果然消失,云太医叶枫主任后又根据李先生的病情,调了7次方子,用了4个组方,病情果然控制住了,李先生的支扩连续三年没复发。
从治疗周期来看,5次调方耗时两个多月,确实说不上快。但要知道,李先生确诊支气管扩张后连续治疗了十年,不仅没控制住,反而越来越严重,两个多月对比10年,中医到底慢不慢,自然一目了然。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扩张这个病有病程越长,越难治疗的特性,如果李先生早一点找到云太医叶枫主任调治,总治疗周期大概根本用不到2个多月。
云太医叶枫主任多次强调道,无论是支扩还是慢阻肺,任何慢性肺病都有病程越长越难根治的特性,一旦发现,最好及时就医诊治,否则不仅受罪,还徒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