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后需及时固定并就医,避免二次损伤,愈合期间注意饮食、运动和休息。核心处理包括固定、消肿、康复训练等,具体措施需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调整。
1、固定与保护
肱骨骨折后,首要任务是固定患处以减少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可使用夹板、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避免移动患肢,防止骨骼移位或软组织损伤。如果骨折严重或伴随神经血管损伤,需尽快手术内固定。
2、消肿与止痛
骨折初期常伴有肿胀和疼痛。使用冰敷可有效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抬高患肢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3、饮食与营养
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晒太阳或食用鱼类、蛋黄。蛋白质是骨骼修复的关键,多摄入瘦肉、鱼类、鸡蛋等优质蛋白。
4、功能锻炼
康复期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初期可进行被动活动,如轻柔的关节屈伸。随着愈合进展,增加主动运动,如握拳、抬臂等。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骨骼愈合。
5、定期复查
骨折愈合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控骨骼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X光片调整固定方式或康复计划。如果出现异常疼痛、肿胀加剧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
肱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根据医生指导进行科学护理。固定、消肿、营养补充和功能锻炼是加速愈合的关键。定期复查确保愈合顺利,避免并发症。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并恢复患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