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教师查出宫颈癌,一向洁身自好,医生:4个“好习惯”害了她
35岁的李老师怎么也没想到,年度体检报告上会赫然出现“宫颈癌”三个字。作为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她生活规律、作风正派,连男朋友都没交过几个。拿到诊断书时,她反复跟医生确认:“是不是搞错了?我明明很注意卫生啊...”
一、过度清洁反成隐患
1、每天使用私.处洗液
李老师习惯早晚用洗液清洁私.处,认为这样能预防妇科病。实际上阴.道有自洁功能,频繁使用洗液会破坏酸碱平衡,反而降低抵抗力。
2、经期过度护理
每次月经期都用护垫,甚至一天更换五六次。护垫的塑料膜会制造潮湿环境,成为细菌温床。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即可,非经期不要长期使用。
二、忽视关键防护措施
1、依赖安全期避孕
以为计算安全期就能万无一失,却不知排卵受多种因素影响。任何无保护性行为都可能带来HPV感染风险。
2、轻视体检异常
三年前体检就发现HPV阳性,因没有症状就没复查。其实从感染到癌变通常需要5-10年,定期筛查完全能阻断恶化。
三、错误认知埋下祸根
1、认为“洁身自好=绝对安全”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酒店毛巾、公共马桶等也可能成为间接传播途径。临床约10%患者确实没有性经历。
2、把疫苗当作“后悔药”
总想着“等结婚前再打疫苗”,错过最佳接种期。其实9-45岁都能接种,未有性行为前效果最好。
四、现代女性必备防护指南
1、21岁起定期做TCT检查
即使接种过疫苗也要筛查,30岁后建议加做HPV检测。发现异常立即做阴.道镜活检。
2、选择纯棉透气内.裤
避免化纤材质,清洗后阳光下暴晒。不要与袜子混洗,洗衣机定期用高温程序空转消毒。
3、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非经期出血、同房后出血、白带突然增多伴异味,都可能是早期信号。
4、提升整体免疫力
保证7小时睡眠,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适当补充硒元素和维生素E。
现在李老师每周都要去医院做放疗,原本浓密的头发大把脱落。她总红着眼睛说:“要是早点知道这些常识该多好...”其实宫颈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多一份科学防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