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流失造成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的原因之一,这些方式或能避免
人老了最怕什么?不是皱纹爬上眼角,不是头发渐渐花白,而是某天突然摔一跤就再也站不起来。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每年跌倒发生率高达30%,而背后隐藏的“肌肉小偷”往往被我们忽视。这个悄悄偷走肌肉的元凶,正在威胁着每位长辈的行动自由。
一、肌肉流失为何成为“隐形杀手”
1、30岁后肌肉量以每年1%速度递减
从30岁开始,人体肌肉组织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到60岁时,肌肉量可能已减少30%,这就是医学上说的“肌少症”。
2、肌肉力量下降影响平衡能力
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力量减弱,会直接影响起身、行走的稳定性。手部肌肉退化则导致抓握力下降,难以扶稳扶手。
3、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
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即使吃得不少,肌肉也难以得到足够营养支持。
二、四个信号提示肌肉在流失
1、拧不开矿泉水瓶盖
原本轻松能拧开的瓶盖现在要使出吃奶的劲儿,说明手部肌肉力量在衰退。
2、从椅子上起身需要借力
如果从餐椅站起来时需要用手撑扶手,提示下肢肌肉已经不够强健。
3、走路速度明显变慢
正常步速约1米/秒,若步行速度低于0.8米/秒就要警惕肌肉退化。
4、小腿围度缩小
用软尺测量小腿最粗处,男性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可能存在肌肉流失。
三、科学存“肌”的三大法宝
1、蛋白质要吃得巧
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1.2克蛋白质。鸡蛋、鱼肉、豆制品分三餐均匀摄入,比集中一顿吃更利于吸收。
2、抗阻训练不能少
使用弹力带做坐姿抬腿、扶椅深蹲等动作,每周3次,每次20分钟,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长。
3、维生素D要补足
每天晒太阳15-20分钟,或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和肌肉合成。
四、日常防跌倒小技巧
1、家居环境改造
在卫生间加装扶手,去除地毯边缘,保持走道畅通无阻。
2、选择合适的鞋子
避免穿拖鞋外出,选择鞋底防滑、包脚跟的休闲鞋。
3、起夜要开小灯
卧室到卫生间路径安装感应夜灯,避免摸黑行走。
4、定期视力检查
每年验光一次,及时更换不合适的老花镜。
肌肉就像人生的“健康存款”,年轻时多储备,年老时才经得起消耗。从现在开始重视肌肉保养,别等到摔倒了才后悔莫及。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今天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明天的自由活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