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腿部出现下肢水肿、行走无力,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心脏病
走路越来越费劲,腿肿得像发面馒头?68岁的张大爷最近总感觉双腿灌了铅似的沉重,原本每天雷打不动的晨练也坚持不下去了。直到有一天发现袜子勒出的印子半天消不下去,才在家人催促下去医院检查。结果让全家大吃一惊——这些症状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心脏病!
一、腿脚异常可能是心脏在报.警
1、水肿背后的秘密
心脏就像人体的水泵,当它工作效率下降时,血液回流速度变慢。就像堵塞的下水道会让水溢出来一样,血液中的水分会渗入组织间隙,形成下肢凹陷性水肿。这种水肿有个特点:按压后会出现小坑,且晨轻暮重。
2、乏力不是衰老的必然
很多老人把行走无力归咎于“年纪大了”,其实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当心脏排血量减少,肌肉获得的氧气和养分就会不足,自然容易疲劳。数据显示,约30%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首发症状就是活动耐力下降。
二、心脏病为何会“声东击西”
1、右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负责接收全身血液的右心一旦功能减退,就会导致静脉血淤滞。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下肢水肿、肝区胀痛,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2、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
除了常见的心慌胸痛,心脏病还有很多隐蔽征兆:夜间频繁起夜、平躺时咳嗽、鞋突然变紧、体重莫名增加...这些都与体液代谢紊乱有关。
三、中老年护心要抓三个重点
1、每日称体重
建议固定时间测量(如晨起排尿后),如果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要警惕隐性水肿。
2、观察袜子痕迹
傍晚脱袜时注意查看脚踝是否有明显勒痕,或用手指按压胫骨前侧,看是否出现持续凹陷。
3、记录活动耐量
用客观标准替代主观感受,比如“原来能走3公里现在走1公里就累”,这种变化值得警惕。
心脏是个沉默的器官,等它“大声呼救”时往往为时已晚。特别提醒5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做一次心脏超声检查,有“三高”病史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记住,腿脚的变化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摩尔斯电码,及时破译这些信号,才能守护好生命的发动机。